全面启动分级诊疗有助于将患者留基层,促进有序医疗,但人才仍然考验着政府的智慧。
为了将首诊留在基层,四川省卫计委发布《关于建立完善分级诊疗制度的意见》,指出自2014年10月起,四川省全面实施分级诊疗制度。对此,专家认为此举有助于将患者留基层,促进有序医疗,但人才问题仍然考验着政府的智慧。
无序医疗之痛
分级诊疗制度的核心是由基层全科医生首诊判断病情,处理大部分常见疾病,对少部分需要大型综合医院进行处理的疑难杂症进行转诊。
“首诊只挂全科医生的号,既省了医疗费用也省去了排队等候的烦恼。大型综合医院、专科医院也可以腾出手脚,提升患者的问诊品质。”中国社区卫生协会副会长王炜是我国较早去英国学习并且取得全科医生资格的医生之一。他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医疗体制较为先进的国家和地区,比如英国,分级诊疗制度很完善,很多患者的首诊是在家门口的诊所或者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完成的。”
然而,在当前的中国,由于没有优质的分级诊疗制度,病患在经济和信息可及的情况下,可以完全自由地选择医院和医生。基于对大医院的信任和对优质医疗资源的追求,患者大量集中,百姓大病小病扎堆大医院已经习以为常,导致大医院就诊人次多,病床永远不够用,逐渐出现了“漫长的挂号、短暂的诊疗”,以及很多大医院一号难求的“看病贵、看病难”现象。
据调查,为每位患者看病30分钟,仔细解读患者的病情,才能让患者达到最佳的问诊体验。也就是说,专家每天看不超过20位病人,才能让患者达到最佳的就医体验。可是,现在医院的医生,每日门诊量动辄超过50名病人甚至上百人。在医生超负荷诊疗的情况下,患者的就诊体验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当今紧张的医患关系与此密切相关。
无序医疗,在新医改五年后,仍然饱受诟病。
首诊在基层
为了缓解这种局面,让患者更多地在基层首诊,近日,四川省卫计委、省发展改革委等6个部门联合制定出台了《关于建立完善分级诊疗制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今年10月起全面实施。
意见指出,将力争在2015年实现每万名城市居民拥有2名全科医生、每个乡镇卫生院拥有1名全科医生。新农合政策方面,完善县外转诊和备案制度,除急诊外未履行转院手续的越级诊治原则上不予报销。城镇医保政策方面,对于按规定履行了转诊手续的参保人员转诊后住院报销比例提高3?5%。
四川省卫计委在对新政进行解读时表示,即将实施的分级诊疗制度的核心在于实现基层首诊,基层首诊是指当群众看病时,就近选择居住地或病发时地域所在的县级及以下医疗机构就医。意见强调,分级诊疗制度实施后,将综合运用医疗、医保、价格、宣传等手段,逐步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就医制度,形成“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格局。
“四川省要全面实施分级诊疗,首诊在基层。这是非常正确的。”王炜肯定地说。
“不能让病人盲目地流动,一定要实施分级诊疗。”王炜认为,现在在老百姓的常见病里,90%都可以在基层得到解决。医务工作者包括全科医生、全科护士,还有相关的保健人员能够发挥作用,承担首诊在社区、乡村(镇)的职责。当遇到解决和处理不了的问题后,再转到大医院去,由大医院的医生来解决更加疑难的问题。如此,才能建立上下转诊、分级诊疗的正常医疗秩序。
实际上,分级诊疗在四川省的一些地方早已经开始实施,比如宜宾县。
“我们去年就开始了全面分级诊疗。”四川省宜宾县卫生局局长邓成龙告诉记者,分级诊疗取得了很好的成效,“通过分级诊疗的实施,我们基本实现了近90%的病人在县域内就诊;控制了市级以上医疗机构农合经费年年增长的势头,不仅减缓了农合资金紧张的情况,也缓解了市级医院的床位紧张的状况,更主要的是减轻了农民的就医负担。”
全科人才最缺
据了解,目前四川各地已经开始着手践行分级诊疗制度,但人才成为基层医疗机构最大的苦恼。
“意见说,力争2015年实现每万名城市居民拥有2名全科医生、每个乡镇卫生院拥有1名全科医生。但目前,我们没有人可以安排。”四川锦屏县一乡镇卫生院院长坦言。
从全科医生的角度来看,“全科医生是基层最需要的,但其待遇、技术提升等都不如大医院的专科医生。在有选择的情况下,经过多年苦学的医学生肯定不愿当全科医生。”
王炜也证实了这个情况,“在我国,全科医生的学历、待遇等比专科医生都要差一些。”
据成都市卫生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3月前,成都市注册的全科医生人数不足百人,依据当时的成都人口计算,每万人应当有1?2名的全科医生,则成都市的全科医生应当有1400名。并且,从全国层面来看,按照原卫生部的要求,到2020年中国全科医生将达到30万人以上,占医生总数50%以上,然而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中国注册的全科医生人数仅7.8万人,占医生总人数的比重仅3%。
对此,四川省卫计委表示,将加大基层卫生计生事业单位人员招聘力度,3年内按核定编制和岗位补足配齐人员。同时积极开展全科医生特设岗位计划试点工作,2014年招聘200名特岗全科医生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