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人民网>>健康·生活>>正文

手足口病也属温病 专家:感觉身体乏力慎用补药

2015年03月25日16:13  来源:北京晚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感觉身体乏力慎用补药

人物

你听说过温病吗?从古至今,人类遭遇了无数的瘟疫,其中有些瘟疫特别严重,对人类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这其中就包括黑死病、鼠疫、天花、流感等。现在,温病仍然是常见病,特别是春天更是温病的高发季节。温病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大多起病急骤、传变较快,且多数具有程度不等的传染性、流行性。国家级名老中医、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刘景源堪称是治疗温病的大家。

手足口病也属温病

刘老说,实际上,温病并不局限于大的瘟疫,疟疾、水痘、麻疹、非典、流感、大叶性肺炎、急性支气管炎、流脑、痢疾、禽流感、手足口病等都属于中医所说的温病的范畴。防治温病,一定要固表为先。外感病的发生,是邪气从体外侵袭人体,初期的病变部位在体表,中医称之为表证。因此,治疗的重点在于给邪气找出路。也就是说,凡是表证,都要解除表邪,治疗用解表法。

常见的解表法包括辛温解表法、辛凉解表法、辛平表散法等。可以看到,这些解表法都包括一个“辛”字。“辛”是指药物的味,它有发散作用。辛凉解表与辛温解表虽然都用辛味,但是一凉一温却又有本质的区别。如果表热证误用了辛温,就如同“火上浇油”;如果表寒证误用了辛凉解表,就如同“雪上加霜”。

饮食过油过甜易生热

现代人经常会出现“寒包火”的情况。中医认为,怕冷、发热轻、头痛、周身疼痛,是外感寒邪造成的,称为表寒证;如果发热重,恶寒轻,又伴见咽痛、舌红那就是外感热邪造成的,称为表热证。寒包火也叫表寒里热证,它的表现形式是恶寒重、发热轻、周身痛的表寒证与咽痛、舌红或咳吐黄痰的热证同时出现。

刘老说,近年来由于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油腻、煎炸、甜食如果吃多了不能及时代谢出去,就形成垃圾堆积在体内。垃圾在体内停留时间长了,就会生热,称为“蕴热”、“郁热”或“伏热”。针对这种里有热、外感寒的情况,刘老常使用辛平表散法来驱散在表面的风寒,清透身体里的郁热,双管齐下以达到最佳疗效。

此外,远离湿邪除了要少喝冷饮、控制高热量食物之外,还要注意慎用补药。很多人误以为身体乏力就是体虚的表现,常常服用大量补品。实际上,湿邪不等于体虚,很多人误用补品之后,身体会出现“越补越腻”的情况,加重了脾脏的负担。

从不给患者开大药方

作为一名医生,最开心的事儿就是患者康复了。2013年,刘老在电视台做了一期健康科普节目,其中说到了中药方剂可以能让长期插尿管的患者拔掉管子。节目中短短几分钟的介绍,引起了长期拔不掉导尿管的患者和家属的关注。“那之后的一个月内来了10名插着导尿管的患者。”这10名患者经过治疗后,全部拔除了导尿管!“把病人看好了,我比他们还高兴。”

从医近50年,刘老一直坚守着自己的原则,就是认真做事、认真做人,绝不坑人。“我不给患者开大药方,不管患者有没有医保,只要治疗不需要,我绝不开贵药。”刘老说,吃药不是越贵越好。从医40多年来,他从来没主动给患者开过虫草,自己也从来不吃虫草、人参等补品,“大路货,能治病就行”。

刘老年过七旬,看起来就像刚过知天命之年的人。问他有什么养生秘诀,他笑着说,什么秘方都没有。各种补品刘老一概不吃,但他提倡运动。年轻时,他每天清晨都要跑两到三万米,现在年纪稍长,但依然坚持每天快步走,“我走起来很多年轻人要追着跑”。

本报记者 贾晓宏

 
分享到:
(责编:蔡熊更、刘婧婷)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