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3月19日电 (记者崔元苑)近日,记者在中国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10年高端峰会上获悉,十年来,靶向治疗使晚期肺癌患者中位生存期显著增加2.4倍,从此前的14.1个月延长至33.5个月;五年生存率从8%增长到18%。
据介绍,靶向治疗是在分子水平上,针对已经明确的致癌靶点,使肿瘤细胞特异性死亡而不波及正常细胞组织,患者在获得良好治疗效果的同时,生活质量得到极大提升。
首都医科大学肺癌诊疗中心主任、宣武医院胸外科主任支修益指出,十年来,已有20万余名中国患者通过靶向治疗得到生存获益;癌症治疗也伴随着靶向治疗方案的日渐成熟而向慢病治疗的理念与方向发展。相比于韩国地区19.3个月,日本地区27.2个月肺癌患者中位生存期数据,我国的肺癌治疗水平已经与国际水平同步。
在靶向治疗前,必须先做基因检测。2014年我国已有超过100家医院建立EGFR基因突变院内检测平台,为肺癌个体化治疗和临床研究提供了保障。同时,从血液(血浆)标本中获取循环肿瘤DNA(ctDNA)也可作为EGFR检测的补充手段。通过对北上广等八个城市的调研发现,肺癌EGFR基因检测率为51%,从全国来看,检测率只有27%,我国的EGFR基因检测亟待进一步加强。
支修益提醒大家,中老年人、烟民、长期接触辐射的人群、厨师、主妇等,肺癌发病率较一般人群高。烟民、50岁以上的中老年朋友,要重视健康体检,每年最好进行一次胸部低剂量螺旋CT检查,有助于发现早期肺癌。既往有慢性肺部疾病以及肿瘤家族史等遗传基因易感因素的人群,更要重视肺癌筛查。
在治疗层面,支修益强调,靶向药物改变了肺癌的诊疗思维,显著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时间,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呼吁国家和各地医保部门应加速将疗效确切、毒副作用低的分子靶向药物纳入医保报销目录,让更多的晚期肺癌患者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