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3月3日电 今天是全国爱耳日。近年来,娱乐性噪声正在成为造成听力损伤的一大“杀手”。专家提醒,保护听力要安全用耳,避免在使用视听设备时音量过大,减少在噪音超标娱乐场所的停留时间。
研究表明,噪声是导致听力残疾的重要原因之一,主要来源有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交通运输噪声和社会生活噪声。其中,包括娱乐性噪声在内的社会生活噪声,近年来对听力的危害最常见。伴随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普及以及歌厅、酒吧等娱乐场所增多,社会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因不当使用发生噪声性听力损伤的风险日益加大。
世界卫生组织近日发布的研究报告称,全球有约11亿青少年正在受到个人视听设备和娱乐场所噪音超标的威胁。在12岁到35岁的人群中,近50%的人在使用个人视听设备时音量超标,40%的人在娱乐场所噪音超标的情况下停留时间过长。
据了解,人的耳朵对于60-70分贝的声音是比较适宜的,80-90分贝就会感觉到吵闹,神经细胞将会受到破坏;而音量超过100分贝,则足以使耳内部听力的毛细胞死亡或损伤,造成听力的损失。一些酒吧、歌厅的噪音可以达到80-110分贝。
专家建议,预防噪声性耳聋首先要防止疲劳的发生。使用高频立体声音响,其音量最好控制在70分贝以下,如戴耳机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视听设备,以毫无不适的感觉最好,尤其是在公交车或大街上等噪音很大地方,不要为了盖过噪音就开更大的音量。世界卫生组织指出,用智能手机及音响设备听音乐时,应把时间控制在一天一小时以下,尽量减少去充斥着大音量音乐的夜总会、酒吧和体育赛事活动的时间。
此外,《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对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做出规定,其中指出经营中的文化娱乐场所,其经营管理者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使其边界噪声不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据悉,今年全国“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一方面旨在唤起全社会对非职业性噪声,特别是娱乐性噪声的重视;另一方面,希望呼吁政府有关部门采取措施,加强对娱乐场所及相关企业的噪声执法检查,创建安全的听力环境。(王宇鹏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