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已近3天时间,3天以来,屠呦呦的名字仍然占据着媒体的重要版面,关于她的故事被自媒体争相转发、讨论,人们渴望了解她的工作全部、她的更多生活,一时间,海内外掀起一股“屠呦呦”热。
面对荣誉,面对纷至沓来的各路媒体,屠呦呦在受访时并没有大多数获奖者的激动,更多的,则是一份淡然:“青蒿素的研究成功,是当年研究团队集体攻关的成绩,青蒿素获奖是中国科学家群体的荣誉。”
淡然的背后,是那份执着。回首科研攻关的岁月,直到第191次实验,屠呦呦才从青蒿中真正发现了对抗疟疾的有效成分;为取得第一手临床资料,她又在海南疟疾区亲自喂患者服药。“荣誉多了,责任更大,我还有很多事要做。”85岁的屠呦呦,并不打算停下追求真理的脚步。
不是所有付出都有回报,不是所有投入都有产出。许多人在科学研究的浩瀚大海里穷极一生,也未曾抵达苦苦求索的“彼岸”。科学研究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或在百转千回后证明“此路不通”,或在屡屡碰壁中忽又柳暗花明。在无法预判结果的情况下,是什么样的信念,在支撑着科研工作者们孜孜不倦地付出?“科学要实事求是,不是为了争名争利。”屠呦呦如是说。
如果说淡泊与执着是一种力量,那么力量的源泉,就是关注人类健康福祉的仁心大爱。为保证病人用药安全,加快药物研发进度,屠呦呦自己亲自服药试验,导致一度患上中毒性肝炎。她说,青蒿素是传统中医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中医药这个伟大宝库应发挥出更多有价值的成果,为人类健康造福。
事实上,我国还有许多在医药学领域取得巨大突破、但并未获得诺贝尔奖等国际大奖的“无冕之王”。他们“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攀高峰”,取得了许多高水平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才越多越好,本事越大越好。知识就是力量,人才就是未来。年轻一代该如何践行总书记的殷殷期望,瞄准科技创新、走在世界前列?屠呦呦的这份淡然与执着,或许能给一线创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一些启迪,一点思考。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