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市疾控中心消毒与有害生物防制所副所长张勇透露,从今年的监测情况看, 五月份以来本市蚊子的密度与去年基本持平。不过蚊子的种群结构发生了微妙变化,叮人凶猛的白纹伊蚊也就是大家常说的花蚊子,占比较2011年翻了一倍。这让不少市民有一种“今年蚊子多”的错觉。
变化 “战斗机”蚊子 占比翻一倍
蚊子密度没有增加,为何不少市民感觉今年比较“咬”呢?原来,蚊子大军的结构发生了微妙变化。监测显示,有“蚊子中的战斗机”之称的白纹伊蚊数量逐步增多,其在全市蚊种中的占比从2011年的3%左右上升到今年的6%以上,占比翻了一倍。相应地,本市优势蚊种淡色库蚊占比有所下降。
白纹伊蚊即人们常说的花蚊子,其习性与淡色库蚊有差异。张勇告诉记者,淡色库蚊比较“居家”,多为室内栖息、室内吸血,吸饱血后就找个隐蔽的地方猫起来。
相比淡色库蚊的“温柔”,花蚊子显得很“凶猛”。一般的蚊子是黄昏和晚上活动,白纹伊蚊不仅白天出没,还“值双班”,在上、下午都分别有一个活动高峰期。
“花蚊子叮咬人时喜欢主动出击,不仅追着人咬、不易驱赶,而且咬人凶狠,隔着衣服也能饱餐一顿。”张勇介绍,这种蚊子擅长“连环吸血”,一叮就是一串包,因此有“亚洲虎蚊”的别称,“生猛的花蚊子势力增强,也给市民一个今年蚊子多的错觉。”
分析 雨水渐增多 成花蚊子“产房”
据张勇向记者介绍,近5年来白纹伊蚊的势力渐强,与降雨增多有很大关系。根据花蚊子的习性,其特别喜欢小的容器,临时性的积水。无论是居民区大爷大妈晒的水,公园绿地内废弃的小容器存的积水,或是建筑工地内的小水坑儿 ,如果不及时清除,都能成为花蚊子的“产房”。
“一个小树洞里的积水,就可以孳生几十条蚊子幼虫。”张勇举例说。此外,花蚊子比较喜欢黑色,张勇分析,近年来本市汽车保有量增加、汽车维修、报废场所的汽车轮胎积水,也为花蚊子孳生提供了温床。
提醒 警惕蚊子入室内
针对“秋天的蚊子猛如虎”的说法,张勇表示,随着室外温度降低,淡色库蚊开始进入室内栖息,“很多进入楼道的蚊子,搭乘电梯到达高层,随着开、关门溜进居民家中,因此大家会感到屋里的蚊子多了。”
对于市民常说的“秋后蚊子嘴开花”,张勇解释称,百姓看到的“嘴上开花”的是雄蚊子,“雄蚊子与雌蚊子的最明显的区别就是,雄蚊的触角是轮状毛,像车轮似的,乍一看很像是嘴开花,其实雄蚊子本身不叮人。 ”
眼下雌蚊正在酝酿最后一次吸血产卵,攻击性很强。张勇说,北京地区的主要蚊种是淡色库蚊,它们主要以成蚊形式过冬,吸足血之后会在温暖、潮湿、隐蔽的地方躲起来越冬。
根据往年监测,北京蚊子高峰期在七月下旬到八月上旬,这时蚊子的密度最高。张勇说,一般到十一左右,蚊子的密度就有大幅度的下滑,到10月底,室外基本就监测不到成蚊了。
不过由于淡色库蚊是以成蚊的形式越冬,可能还会有少量蚊子隐匿在地下室、防空洞、温室暖房等,因此市民还要注意防护。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