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专论】
健康是人的生命之所系,是人类社会永恒的追求。健康是全体人民最大的财富,是一个国家人力资本水平和国民素质的根本基础,是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重要标志。国家发展本质上是人民的发展,而人民的发展首先是健康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工作大会上明确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公布,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卫生和健康工作的新思路,即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从小卫生到大卫生,从小健康到大健康,标志着我国卫生与健康工作步入新阶段,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本质上讲,《纲要》就是一部投资于人民、为人民创造健康红利的行动方案。
人民健康在现代化战略中的地位上升到新高度
健康优先是党和国家谋求发展的战略基点。一个多世纪前,外国人称中国人为“东亚病夫”,1949年之前,中国的人均预期寿命是35岁,婴儿死亡率高达200‰。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在人均收入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下,实现健康优先发展,用世界极少的公共卫生资源比重,为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人口提供了庞大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极大缩小了我国与发达国家健康水平差距,并处于发展中国家前列。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建立了全民基本医保制度,覆盖了超过95%的城乡居民,是世界上最大的基本医疗保障网;政府大幅度增加了对人民健康的投入,仅“十二五”期间,政府卫生支出累计额达48554.2亿元,个人卫生支出占全国卫生总经费比重大幅度下降,卫生总费用占GDP比重从2010年的4.89%上升至2015年的6.0%,提高了1.11个百分点,创下了历史纪录,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卫生投资之一。与此同时,中国医疗卫生支出占世界总支出的比重明显提高,从2010年的5.25%上升到了2014年的7.40%。健康投资促使我国主要健康指标明显改善,直接收益就是“十二五”时期原定提高人均预期寿命1.0岁,实际结果是提高1.51岁,我国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6.34岁,已经超过上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按照13.7亿总人口计算,总健康人力资本相当于比2010年提高了20.67亿人岁。此外,还有无法量化的其他收益——无健康无幸福,有健康有幸福,无论是每个人还是全体人民,人均预期寿命的提高所产生的幸福都是无法估量的。在健康处于较高水平条件下,党和国家把人民健康放在了现代化战略的至高位置,决心带领人民迈上健康发展新台阶。《纲要》明确指出,到2030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将进一步提高达到79岁,接近高收入国家水平。
中国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用了60多年的时间,不仅从“一穷二白”“一大二弱”的绝对贫困人口之国,经过经济现代化进程,转变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全面小康社会;而且从“东亚病夫”之国,经过人的现代化,实现持续“一升三降”,即人均预期寿命提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下降,转变成为“东方巨人”,成为世界健康总人力资本最大之国,开辟了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卫生与健康发展道路。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既是国家之梦,又是个人之梦,落实到个体身上,就是健康之梦、幸福之梦。健康中国就是国家之梦和个人之梦相结合的高度体现。因此,健康中国是实现中国梦的先决条件,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关键所在。
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健康中国关键时期
建设健康中国将产生巨大健康红利:首先是人民健康水平进一步改善,推动形成大健康支柱性产业,带动和扩大就业;其次,开发人力资本,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这里劳动生产率是指广义的生产率,不仅包括与物质财富积累相关的劳动生产率,还包括与精神文明建设相关的文化创作生产率提高;再有,大幅度降低人民不健康的成本和风险,提高人民幸福感,促进人们在人生中绝大部分时间处于健康状态。
什么是健康状态?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健康“不仅仅是不生病,而是在躯体、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完满状态。”如果没有公共健康,也不可能实现个人健康。因此,《纲要》实质上就是实现更公平、更高效、更公正的健康分配,促进公共健康,使绝大多数人有更好的健康状态。
当前,我国处于工业化高峰期,工业污染排放严重,环境污染威胁人口健康问题凸显;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流动人群大幅增加,健康管理面临巨大挑战;处于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阶段,2015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达到2.2亿人,已经超过世界第五大人口国家巴西的总人口2.1亿人,到2020年将达到2.50亿人,相当于世界第四人口大国;此外,由于人们生活方式、饮食结构、不良生活习惯、疾病谱变化以及生态环境恶化等健康风险因素不断增加,新的健康影响因素不断出现,改善健康水平面临更加复杂的挑战,解决起来更为棘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我们既面对着发达国家面临的卫生与健康问题,也面对着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卫生与健康问题。”这两类问题给我们这个发展中人口大国带来多重严峻挑战,主要表现为:慢性病严重蔓延、青少年健康素质堪忧、全民健身人口比例过低、传染病负担日益加重,威胁健康风险因素、环境因素、新发传染病的严重威胁不容忽视;人们对医疗保障和医疗卫生服务要求更加公平可及;人民健康意识、健康文化、健康教育有待提高,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成为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如果不能妥善解决和有效应对,人民健康和幸福生活将受到严重影响,经济发展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难以为继。
推进健康中国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还在于投入严重不足。一是卫生与健康人力资源投入不足。无论是在全国总就业人口中,还是在服务业就业人口中,卫生行业的就业人口比重都持续下降,这与全社会对卫生与健康的巨大需求构成突出矛盾。从国际比较看,我国每万人口医生数、护士数等指标也低于中等收入国家水平。二是卫生与健康投资严重不足,我国人均医疗卫生支出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0%。
此外,我们还面临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没能很好解决的世界难题——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城乡差距、地区差距仍然明显,基层服务能力短板仍然存在,健康不公平矛盾突出,同时,互联网信息技术为全民健康发展带来新的机遇。这些挑战和机遇,对医疗服务体系改革提出新的要求。
当前,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日益呈现多层次、多样化、家庭式、个性化特征。健康发展的核心矛盾依然是健康服务供给尚不能满足十几亿人民的巨大需求。《纲要》恰恰是对十几亿人民更多元、更广泛、更迫切的健康需求的强有力回应。到2030年的未来十几年,是全力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大有作为的关键时期,是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取得决定性进展的时期,也是大力发展健康产业体系、大幅度提升健康服务能力的黄金发展时期,还是推动新兴繁荣的健康产业和服务体系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战略机遇期。
《纲要》开启人民健康新时代
健康是人类发展大势所趋。进入21世纪,国际社会先后提出千年发展目标(MDG)和可持续发展议程(SDG),都将健康作为核心指标。然而,无论是MDG还是SDG,都只是在描绘蓝图,并没有统一的行动纲领和落实方案。《纲要》是国际社会落实可持续发展议程健康方面目标首个国家行动方案,是我国积极参与全球健康治理、履行对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承诺的重要举措。
从国际比较来看,少数发达国家曾提出健康国民目标,如美国、日本。中国在经济发展水平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条件下,提出健康中国愿景和行动纲领,这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即“集中力量办人民健康”大事。《纲要》的公布,是党和政府对全体人民的公开承诺、郑重承诺,也是必须要兑现的承诺,标志着党和政府的工作的确是“以人民为中心”。
《纲要》是健康中国建设的主线和依据,有了它才能纲举目张,集结全社会力量,实现激励相容与协同发展。党中央以世界眼光,顺应人类发展大趋势,主动作为,把建设健康中国作为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重大国家战略,为政府、市场和人民共同努力提供奋斗目标和行动依据。《纲要》提出建设“以人民为中心”健康服务网络,进一步提高全体人民健康水平,努力实现人口健康服务“五个全”,这也是此次《纲要》最大创新点。
第一,健康中国是按照人的发展生命“全周期”来设计,即从胎儿到生命终结的全周期。从年龄维度看,包括婴儿出生前后期、幼儿期、儿童期、少年期、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高龄期(80岁以上);从健康指标来看,就是不断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等核心指标。第二,各类健康服务“全过程”。包括全民医疗卫生服务、全民健康监测、全民健康教育、全民疾病预防、全民医疗卫生保障、全民健身服务、环境治理、食品药品安全等方面,使人民群众享有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的健康服务。第三,健康中国本质上是涵盖不同类型的“全人群”,包括少年儿童健康、中小学卫生健康、妇女健康、老人健康、少数民族人口以及其他特殊人群健康等,尤其是贫困地区学生和人口。第四,健康中国政策融入现代化“全局”,包括健康服务政策、健康保障政策、健康环境政策、发展环境产业政策、普及健康和健身生活知识教育政策等。第五,健康中国创造的健康福祉惠及“全体人口”,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健康中国、共同分享健康中国,即共享共建。
为了满足全体人民多样化的健康需求,必须大力发展健康产业。“坚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领域政府要有所为,在非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领域市场要有活力。”目前,我国健康服务业总规模占GDP比重刚刚达到6%,相当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12.2%)的一半,仍处在较低水平。从更加积极的视角来看,我国健康产业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这就需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健康产业发展,实现健康产业与其他关联产业的高度融合,形成覆盖全体人口、全生命周期、全健康服务领域的大健康产业布局,打造“知(健康知识普及)、防(预防为主)、医(医疗服务)、护(养护康复)、养(健身养生)”的全方位“大健康”服务网络和平台。通过发展中国特色的“大健康”产业体系,将有力推动健康事业与健康产业有机衔接,促进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使健康政策融入全局、健康服务贯穿全程、健康福祉惠及全民。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
栗子为健胃补肾的最佳补品 盘点板栗的各种吃法 栗子素有“干果之王”的美誉,中医认为它有补肾健脾、强身壮骨、益胃平肝等功效。时下正是吃栗子的时节,很多人把栗子买回家,一煮了之,一次吃不完就会变干,影响口感。其实栗子有很多种吃法,炖肉、熬粥、做面点,味道都很好,喜欢吃栗子的朋友不妨试一试。 【详细】
癌症真的会传染吗? 要小心“家庭癌” 或许你会发现这样的现象,在某些家庭中有一人患癌症,其他家庭成员可能同样患有这样的癌症,医学上将其称作为“家庭癌”。但“家庭癌”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