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20年,党中央和国务院于8月19日至20日再次召开全国性的卫生工作会议。与上次不同,这次大会冠名为“卫生与健康大会”,要求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着力于为健康中国谋篇布局,值得高度关注。
现代社会怎样才算健康,如何实现健康,牵动全民心弦。查阅汉语词条,“健康”意即人体发育良好、机理正常。按照国际通行惯例,一国健康水平的衡量指标为人均预期寿命、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等。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医疗卫生普及水平和社会发展水平大幅提升,卫生与健康事业取得了巨大历史性进步,造福了亿万人民。从数据来看,中国人均预期寿命已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35岁提高到2015年的76.34岁,孕产妇死亡率从1949年的1500/10万下降到2015年的20.1/10万,婴儿死亡率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200‰下降到2015年的8.1‰。这意味着,中国人已经基本摆脱“求生存”“求寿命”的状态。
我们发展到现在,国人对健康有了更多期许、更高期待,观念也在发生深刻改变。人们不再满足于生命的长度,更追求生命的质量;不再满足于“躯体没有疾病”,更将其扩展为“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全良好状态”。显然,现代社会的健康是一个“大健康”概念,关注的是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它不等同于“活着”,而是要“有尊严地活着”“好好活着”,涵盖心理、心灵、社会、智力、道德、环境等方方面面。
不过,与普遍高涨并且日益多样化、差异化、精细化的健康需求相比,我们的相关保障还难言到位。一方面,由于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以及生态环境、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疾病谱不断更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卫生与健康问题相互交织。另一方面,卫生计生资源配置等体制机制问题凸显,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服务仍有不小欠缺。看病难、看病贵、看病不舒心以及食品安全、生态污染等等,都在影响着人们的生命质量和健康水平。
“上工治未病。”打牢健康中国的基础,除了需要医疗系统的专业服务外,还要有社会系统的统筹服务。换言之,“大健康”对应着“大卫生”。回应人们对生命质量的诉求,不是让穿白大褂的医生来治病即可,还得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让环境部门、体育部门、文化部门、教育部门等等一起来参与。从国家层面制定整体性方案,激发多元参与、社会共治的热情,才能更好推动问题的解决。
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们的卫生与健康事业做出了世界贡献。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后冲刺阶段,卫生与健康事业同样不能落后,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于个人而言,健康是享受幸福生活的前提,于国家而言,健康是开创美好未来的根基,于民族而言,健康是屹立世界舞台的力量。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全体人民共建共享健康中国的目标就一定能实现。(汤华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