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不少老年人担心子女争夺遗产,早早进行了财产分配。但由于并不清楚法律方面的规定,到了法院,却有相当一部分遗嘱被判无效。8月18日,由江苏省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发起成立的省内首家遗嘱库——江苏和谐继承服务中心即江苏博爱遗嘱库,正式开始对外营业,免费为60周岁以上老人提供专业的遗嘱咨询、起草、登记、保管及相关法律咨询服务。
记者了解到,公益遗嘱库在我国出现时间不算长。较知名有中华遗嘱库,其第一个登记中心于2013年在北京正式挂牌运行,目前在天津、广东设有分库,江苏分库也将于9月正式启动。近年来,多地老龄机构纷纷成立了立足于服务当地老人的免费遗嘱库。
博爱遗嘱库负责人许乃义介绍,江苏是全国最早进入人口老龄化的省份之一。2015年底,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1648.29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21.36%;65岁以上老年人口1115万。在创办遗嘱库过程中,工作人员对江苏地区老人看待遗嘱的态度进行了一些摸底工作,发现很多老人的观念都在发生改变,对遗嘱的看法也更趋理性。
然而,对于掌握法律知识不多的老年人来说,想要立一份有效的遗嘱,似乎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一项统计显示,北京、上海、深圳三地法院一定时期内判决的遗嘱案件中,超过60%的遗嘱被认定为无效遗嘱。
许乃义告诉记者,一些老人以为只要口头说过了,或者子女们当面同意了,遗嘱就生效了,实则不然。《继承法》明确规定,代书遗嘱应当有两个及以上无利害关系人在场见证,由其中一人代书。此外,老人家对立遗嘱还普遍存在一个误区,以为家中只有独生子女,无需订立遗嘱就可让其继承全部财产。实际上,第一顺位继承人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同时,子女结婚后,父辈留下的遗产,就成了独生子女夫妻的共同财产,假如遇到婚变或独生子女比配偶早去世,就可能引起家庭财产分配时的争议。订立遗嘱,指定继承,就可以避免此类问题。
开业当天,80多岁的南京市民范奶奶早早来到博爱遗嘱库。“我是个退休医生,对生老病死不忌讳。看电视报纸上的报道,了解到财产的继承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家庭关系的主要矛盾之一。”范奶奶告诉记者,虽然家中仅有一位独女,还是觉得非常有必要订立一份遗嘱。
《 人民日报 》( 2016年08月19日 2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