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的严重和终末阶段,发病率高,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之一。调查发现,其病因以冠心病居首,其次为高血压。各年龄段心衰病死率均高于同期其他心血管病,其主要死亡原因依次为左心功能衰竭、心律失常和猝死。美国“每日健康网站”近日盘点了与心力衰竭相关的八个事实,掌握这些事实有助于患者更好地应对这种疾病。
1.健康的生活习惯也不能完全让你远离遗传性心力衰竭。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院玛瑞尔·杰瑟普博士认为,一些心肌病与遗传因素相关。他在临床中经常遇到身体素质非常好,也每天锻炼的人患上了心力衰竭。幸运的是,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医生能更好地运用基因检测技术来识别这种遗传异常。
2.心力衰竭不是心脏病发作。美国心脏协会在2015年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很多人会把心力衰竭的迹象误认为是心梗发作。杰瑟普博士解释说:“当发生心梗时,流向心脏的血流会被堵塞,这通常会造成胸痛;而心力衰竭是淤积的血液流入了肺、腹部和腿部,它会导致呼吸困难和肿胀等症状。”
3.心力衰竭会在任何年龄发作。心力衰竭会出现于任何年龄段,在临床实践中,杰瑟普医生甚至见过心力衰竭的儿童患者。先天性心脏缺陷(一种最常见的出生缺陷)就包括心力衰竭。
4.要特别关注心衰患者的心理健康。心力衰竭与抑郁症往往紧密联系在一起。心脏病专家建议,心力衰竭患者除了要关注心脏健康,也要关爱心理健康。瑜伽和冥想有助于他们保持情绪镇静,寻求朋友和家人的支持帮助也能起到很大帮助作用。
5.在被确诊为心力衰竭后,你可能需要彻底改变生活方式。在确诊之后,心力衰竭患者应当调整饮食和锻炼习惯。杰瑟普医生认为,虽然欠佳的生活习惯并不会单独造成心力衰竭,但它们的确是这种疾病的风险因素。例如,不良生活方式会导致高血压,而高血压可能会引起心力衰竭。
6.心力衰竭无法治愈。心力衰竭并不会自行消失,它是一种终身性疾病。杰瑟普医生解释说:“患者必须认真对待这种慢性病。尽管少部分病人是由可逆原因造成的心力衰竭,但绝大部分患者会终身带病。”药物治疗有助于缓解心力衰竭的不适症状和延长生命。当服药也不能减轻症状时,外科手术会起到帮助作用,例如通过血管成形术来重新打开堵塞的血管,或施行冠状动脉旁路术来改善血液流动;如果心力衰竭严重,还可以开展心脏移植。
7.即使医生没有提及,高危人群也要筛查心力衰竭。高危人群要如实地告知医生自己的心脏病家族病史,了解任何可能是心力衰竭的症状,这些微小症状可能被忽视了。如果你有呼吸急促、体重增加和腿与脚踝的明显肿胀等迹象,就需要及时做筛查。杰瑟普医生建议高危人群每年都要体检。这不仅是医生的责任,病人自己也有报告任何症状的责任。
8.即使有心力衰竭,也能快乐的生活。确诊为心力衰竭并不意味着生命的终结。只要患者采用健康的饮食和锻炼习惯,按时服药,还是能够带病健康充实地生活下去。▲(田鹤)
冬天对这些人来说是个坎!有几点必须要注意 很多人都听过,老人过冬是个坎,很多老人在冬天去世,特别是高龄老人。老人要是能扛过冬天,熬到春天,又能平安过一年。不管是研究数据,还是专家分析,事实也的确如此。 【详细】
温润益肾过“小雪” 3款食疗方推荐 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0个。进入该节气,中国广大地区西北风开始成为常客,气温下降。南方地区北部也开始进入冬季。小雪节气提示我们到了御寒保暖的季节,广州市中医医院杂病门诊主治中医师高三德提醒,我们要重视调养自己的情绪,宜吃温润益肾的食物,亦可配合药膳进行调养。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