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工业加速向健康转型

2016年05月24日08:54  来源:京华时报
 
原标题:食品工业加速向健康转型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15年来,伴随经济大发展,消费者不只是关注吃饱,更关注如何吃得安全、吃得营养健康。

中国食品商务研究院研究员朱丹蓬表示,近年来,食品正由生存型消费向健康型、享受型消费转变,由吃饱、吃好向基本保障食品安全、健康,满足食品消费多样化转变,我国食品工业也在开始新的一轮升级。

食品工业成支柱产业

2002年,我国食品工业总值首次突破一万亿元;2005年,全国规模以上食品企业,工业总产值突破2万亿元;2010年,全国食品工业规模以上企业达41286家,比2005年增长73.2%,年均增长11.6%;实现工业总产值6.1万亿元。而2015年,我国食品工业总产值为11.34万亿,基本比2010年翻一番。业内专家表示,食品工业在我国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支柱行业,甚至是可持续发展潜力最大的行业之一。

朱丹蓬表示,目前我国食品工业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主要产品,比如食用植物油、饮料、味精的总产量都位居世界前列;啤酒产量更是连续十几年位居世界第一。二是产品结构调整取得了进展,各类食品在质量、品种、档次、功能以及包装等方面基本满足了不同消费层次的需求,新兴的方便食品、休闲食品、保健食品、冷冻食品等市场份额继续扩大。三是优势企业实力增强,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涌现出了一批具有较强经济实力和市场竞争优势的大中型骨干企业和企业集团。四是企业改革取得了新的进展,科技创新取得了可喜成就。五是高新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促进了行业的技术进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纳米技术、新工艺、新材料转化为新业态、新产品。食品工业技术装备水平有了不同的提高,乳品、啤酒、方便面等行业的装备技术水平已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

食品安全法制不断进步

随着社会变革的需求,我国开始了关于食品卫生的法律制定。1979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管理条例》。1983年7月1日,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试行)》开始实施以后,国家又陆续制定和颁布了单项法规和相应的检验方法。以上食品安全法制,初步奠定了我国食品安全保障的基本框架。1995年10月30日,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

但是以上的法制建设,在食品安全范畴仍然局限性很强,跟不上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需要,因此造成了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广度不够;具体标准和法规的制定上也不够协调和系统,相继出现了“阜阳大头娃娃事件”、“三聚氰胺事件”、“地沟油”等食品安全事件。

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再加上大众对食品安全关注度越来越高,15年中,食品安全法制工作也有了长足进步。

2009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该法律把食品安全建立在全食品产业链的基础上,食品安全管理取代了食品卫生管理,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意义。对危害食品安全的行为,该法除了对危害食品的经营者、食品安全管理者、销售会场的组织者、场地出租者追究责任,对未按要求运输食品的运输者、食品质量的虚假宣传责任者进行追责外,还建立了维权机制。如该法第九十六条规定,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销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销售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的赔偿金。这是2009年《食品安全法》的一个亮点。

2015年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修改食品安全法的决定,新版的食品安全法三易其稿,修改力度之大,可谓“史上最严”的食品安全法,切实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加快建立科学完善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严把从农田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线。如,该法禁止将剧毒、高毒农药用于蔬菜、瓜果、茶叶和中草药材等国家规定的农作物。

近几年可以说是中国食品产业法治建设的高峰年。《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包装饮用水》、新版《饮料通则》国标、《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新修订的规章和标准开始执行。这也标志着我国食品产业法治体系基本形成,为未来的产业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有机食品走进寻常百姓家

为提高农作物产量而使用化肥和农药的残留,使农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程度地遭到污染。出于对健康的考虑,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选择更安全、更有营养的农产品。15年前,可能很多消费者还不知道有机食品,而现在有机食品已走进寻常百姓家。

据专家介绍,有机食品生产过程复杂、周期长、动用人工多、产量低,加上消费者大都不认识真正的有机食品,于是,利用普通食品冒充有机食品便成为众多商家普遍采用的做法。生产商为取得一个合法的“身份”,往往在小块地上,生产经过严格程序控制的有机食品,一旦获得了认证,有了标签后,就对普通食品进行加工包装,其成本远远低于从源头开始的有机食品生产。

不过,由于有机食品与普通食品的巨大价差,很多商贩进行有机食品造假。此前有媒体曝光,只需花费一两万元便可买到一张有机食品的“证书”,由此造成有机市场混乱。

2014年4月1日起,新版《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实施,新规要求,伪造、变造、冒用、非法买卖、转让、涂改认证证书将被处以3万元罚款。此外,大量不符合有机认证新规的“伪有机食品”也将随着新规的实施被淘汰出局。

同时,新版《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更严格把关有机食品市场准入和监管。规定明确:“有机配料含量(指重量或者液体体积,不包括水和盐,下同)等于或者高于95%的加工产品,应当在获得有机产品认证后,方可在产品或者产品包装经过一顿整顿后,有机食品产业越来越规范,消费者选购也越来越放心。

进入健康与营养升级转型加速期

2015年《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发布,报告指出,由于生活方式不健康,造成我国慢性病患病率呈上升趋势,2012年全国18岁及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5.2%,糖尿病患病率为9.7%。同时,慢性病的死亡率也非常高,2012年全国居民慢性病死亡率占总死亡人数的86.6%。心脑血管病、癌症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为主要死因,高血压达到25%,糖尿病达到10%等。

“抽烟,过量饮酒,过量摄入高油、高盐、高糖的加工食品,这些影响我们健康的因素已被社会重视。随着消费者摄入加工食品和在外就餐越来越普遍,在这种情况下,应优化消费者食物结构,强化居民的营养改善。”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系教授马冠生指出。

马冠生表示,对于食品加工企业来说,从慢性病防控角度来说,生产健康营养的食品,是企业不可忽视的社会责任。食品企业应该加快发展研发符合营养科学要求和食品安全标准的方便食品、营养早餐食品、调理食品等新型加工食品,增加膳食食品营养。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以下简称“特医食品”)也是目前不少食品企业突破的方向。特医食品是指为了满足进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碍代谢紊乱等某种医学状况人群或疾病人群对(部分)营养素或膳食(结构)的特殊需要,专门加工配制

而成的配方食品。除了人们熟悉的特殊医学配方奶粉、苯丙酮尿症患者的特医食品,特医食品的表现类型和用途也越来越多。

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统计,中国特医食品消费规模占全球市场的1%,总量约6亿元人民币。不过,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加速”,人们对营养健康的多元化需求不断增加,业内人士估计,中国特医食品未来的市场规模,至少为100亿元。

朱丹蓬也表示,中国消费者为家庭购买食品时,开始追求高端化和高品质的产品,健康和安全成为其首要考虑因素,目前营养健康类产品以2位数快速增长,这表明中国食品产业将进入健康与营养升级转型加速期。

(责编:许心怡、权娟)

推荐阅读

卫计委副主任王国强:中医可能毁在中药上 “有人说中医可能毁在中药上,这不是危言耸听。我着急的是,再好的大夫,即便是国医大师,你开的方子再好,但抓的药不行,百姓吃了没效果,那就会毁掉中医。”昨天,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在昆明举行的“全国中药材资源与生态种植研讨会”上说。【详细】

人民健康大讲堂|营养“识”堂|保健养生

晨起第一次便便竟预示癌症 健康的便便应该是条状的黄棕色的软便,有臭味,但不至于臭不可闻。如果大便很黏腻,有排不尽的感觉,异味大,说明体内湿热重。 【详细】

人民健康大讲堂|营养“识”堂|保健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