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创新,服务人民健康(新时代新作为)
本报记者 赵永新
达伯舒等7款创新药获批上市,覆盖治疗肺癌、肝癌、食管癌和胃癌等高发癌种和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等自身免疫疾病,150多万国内患者从中获益……2011年在苏州工业园成立的信达生物,跑出了新药研发的“中国速度”。
十年前,中国药品市场还以仿制药为主,创新药市场份额较低,其中国产创新药的份额更小,国内患者经常遭遇“买不到”“买不起”的困境。党的十八大以来,“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等对新药研发的支持力度逐年加大,药物审评、审批和国家医保目录等相关制度改革大刀阔斧,催生了中国新药研发的热潮。百济神州、荣昌生物、康方生物、加科思等新药研发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上海、北京、苏州、成都、广州等地的医药产业集群快速崛起。全国获批Ⅰ类新药,从2012年之前的5个增加到现在的80个。国产新药的快速上市,不仅让更多患者受益,而且显著减低了患者用药负担。
十年磨一剑,危难显身手。7天内分离病毒毒株、14天内研制成功检测试剂,构建疫苗、中医药、中和抗体和小分子药“三道防线”,9款疫苗、6款药物获批使用,科技创新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大支撑作用。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把“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作为我国科技创新的一个新方向,更加激发了各类创新主体的新药研发热情。随着基础研究能力的大幅提升,我国的新药研发正从跟随创新向原始创新加速转变。以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为例,该所已孵化了维泰瑞隆、华辉安健、普沐生物、炎明生物等6家新药研发公司,以自己的原创发现为靶标,开发出治疗肿瘤、乙肝、肺纤维化等重大疾病的候选药物,其中多款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 人民日报 》( 2022年10月10日 09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