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H型高血压健康名家访谈——霍勇教授

2017年05月16日15:07 来源:人民网-人民健康网

记者:中国脑卒中一级预防研究,突出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最大的意义是在哪?在临床上落地还有哪些工作,哪些进展需要去做?

霍勇教授:在中国人叶酸缺乏,同型半胱氨酸升高,脑卒中增加的问题上进行科学的解释需要很多观察,但是最关键是确诊,医学上叫做直接证据,我们做了20年工作得来了这个直接证据。从观察到分析,研究药物如何结合在一起补充叶酸,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中国人缺叶酸,尤其是高血压患者因为叶酸缺乏导致脑卒中,那我们这个设计研究过程开始于2008年,把20702个高血压的病人,随机双盲分两组。随机不是随意,是指按照一定的规律,通过科学的方法分开的两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双盲方法(双盲:医生和病人都不知道患者服用的是哪一种药),一组仅用降压药依那普利片,另外一组用依那普利叶酸片,最后观察4.5年比较两组哪组脑卒中多。我们有一个专门的数据安全监察委员会,主席是原来卫生部副部长,现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委员会的副主任王陇德院士。他知道真实情况,但不会告诉他人。他通过监察这个研究,发现如果实验数据差别很大就要叫停了。在实验进行到4年的时候,他就已经看出来阳性的结果,有统计学上的差异。后来在4年到时候他们告诉我们需要接着做,因此我们这个研究随访了4.5年。原来预计是随访5年的,这个研究等于说是提前结束,就是因为4.5年的时候看出了差距太大了,有极其显著的统计学差异了,所以4.5年能够看到降压降叶酸这一组比起单纯降压这一组额外的减少21%的脑卒中的发生,那这就是非常确认的证据。

通过这个研究确认直接证据,其中最大意义在于这个证据告诉我们在高血压的患者,尤其是高血压一级预防(一级预防是指没有发生脑卒中的)比例占绝大多数,是预防脑卒中最重要的环节。研究结果就提示我们应该在高血压的患者里面加叶酸,最好是用合剂——依那普利10毫克叶酸0.8毫克,这是目前国内上市的唯一的加叶酸降压药!另外氨氯地平叶酸片也马上上市。所以这个研究的意义在于对中国脑卒中的防治具有指导性,更重要的是对整个科学的规律的发现。对国外的脑卒中防治的也有指导意义。

如何放到实践当中,客观讲就是关于转化,要考虑到把科学的理念转化成科学的证据,再化成科学的实践。到目前为止我们的研究结果被国际国内的学术界充分肯定,但是在实践中把所有的高血压病人都补上叶酸很困难,因为中国的高血压病人高达3亿,而知晓率较低,仅为50%;另外高血压的病人了解自身情况后只有三分之一的人会好好用药,且只有百分之十的人能控制好血压。

记者:在高血压患者要确诊为H型高血压还需要检测的过程,是否会导致这部分人的数量更加少?

霍勇教授:检测是带来了困难,不过我们的研究是没有检测。尽管检测了不是为了研究而是分析用的。研究结论提示我们,所有的高血压的病人都该补叶酸,而在研究中并不是检测之后再去吃叶酸,所以实际上和检测没有多大的关系。

检测是为了判断同型半胱氨酸高不高,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最终要过渡到临床还有很大的瓶颈——叶酸是单独补充还是放到药里面。当然叶酸放到降压药里面从实验证据来看是最方便,最肯定,最有效。但如果病人拿不到这个药,或者病人不能吃这个药,那是否采用降压药另加上叶酸。这个逻辑上可以,但同样的东西结果未必一样,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很难能够完全推荐大家吃降压药加叶酸,并且我们的证据不是这样得来的。目前为止,降压药的药里面加上叶酸的品种只有一个,所以我们另一个瓶颈就是要增加品种。

另外推动临床实践让大众了解理念,让更多的从基层到大医院的医生都知道研究成果,尤其是其如何有效的预防中国特色的脑卒中,希望包括媒体、医务工作者向大家宣传研究结果。但同时老百姓知道高血压该加叶酸之后,必须了解到只要0.8毫克就够了,过度的叶酸补充也带来副作用。

目前为止其意义在于提出中国特色预防脑卒中的方法措施,但更大意义在于落地。

专家简介

霍勇教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心内科及心脏中心主任,北大国际医院心脏内科主任。美国心脏病学院(FACC)院士,亚太心脏协会主席、亚太介入协会秘书长。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前任会长,中华医学会心血管介入治疗培训中心主任。国家卫生计生委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管理专家工作组组长、心血管内科专科医师考试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心血管药物专业组组长。国家十二五重大项目《中国脑卒中一级预防研究(CSPPT)》、十三五精准医学重点专项《基于多组学特征谱的H型高血压分子分型研究》首席科学家。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

(责编:许晓华、赵敬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