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3月12日电 (记者王金雪)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钟南山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提出,要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以降低患病几率。对于慢病,一是预防,二是早诊早治早发现。
对慢病 关键是防和早
肿瘤、糖尿病、心血管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高血压病等是常见的慢病。钟南山指出,对于慢病,一是预防,二是早诊早治早发现。
钟南山说,“预防应该是老生常谈,导致慢病百分之六十多的因素都与生活习惯有关系。慢病的关键是预防。”他指出,预防,要从改变生活习惯开始。吸烟、酗酒、过没有节制的生活、摄入很多高脂肪的食物、高度的心理紧张等都会带来问题。
钟南山表示,很多慢病最关键是早期治疗、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现在已经有许多人开始有这个意识,血压高了用点药降血压,血糖高了用点药,血脂高了用点药,这是非常有用的。不要等症状出来才用药。比如,对于呼吸系统疾病,我们正在做一个全国性的研究,肺功能下降比较明显异常,已经出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但是还没出现症状,这个时候早期的干预更好。”他说,“不管是东方西方,凡是找医生看,被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一般的肺功能已经下降了接近50%。早点发现是不是更好呢?这个是很关键的。”
钟南山表示,今年广州准备通过政府行为,对45岁以上的居民,普遍进行低剂量的CT检查,争取对慢病进行早期发现。“经过20多年观察,早期发现、早期手术,五年的成活率接近90%。晚期治疗虽然能够延长一些,但是花很多钱,人力、财力,以及对心理的威胁都很大。所以,关键还是防和早。”
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
钟南山表示,现在肿瘤的情况渐渐多起来,如肠癌、乳腺癌、前列腺癌,有一些肿瘤到现在依然原因不够明确,比如乳腺癌。总的来说,肿瘤与饮食习惯、生活的压力、生活的节奏以及睡眠情况等关系很密切。“为什么肠癌越来越多?与饮食关系非常大。中国人的饮食越来越多的油脂类、胆固醇类,纤维类越来越少,肠癌的几率会明显增加。”他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