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人民网健康卫生频道>>新闻要闻

拯救复杂室性早搏患者:一丝希望,也要百分努力

2015年08月28日09:46    来源:人民网-健康卫生频道    手机看新闻

人民网北京8月28日电 “只要有一丝希望,也要尽最大的努力”,这是3位心律失常领域专家,历时4个小时,完成1例复杂室性早搏的射频消融手术后有感而发。

患者是来自湖北恩施的康女士,虽然只有53岁,却已经被室性早搏折磨了十多年。康女士在十几年前发现有室性早搏时,由于早搏次数不多,症状也不重,也就没有治疗。随着时间的推移,症状逐渐加重,康女士开始吃药控制早搏,但效果不佳。尤其是最近一年以来,她出现了严重的心慌、心悸及运动后呼吸困难等症状,检查发现,24小时心跳中竟然有近40%都是室性早搏,而且是频发多源性室早,心脏功能已经明显下降,也就是说,她已经发展到了心力衰竭。

康女士辗转多家大医院,医生都觉得她的早搏形态多变,再加上有心功能不全,治疗困难极大,建议保守治疗。但是,保守治疗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早搏依然会越来越多,心功能依然会越来越差。就诊过程中,康女士的患者的呼吸困难越来越明显,有时候夜间甚至要憋醒。“我真的没救了吗?我才53岁啊!”正在求医心切之时,通过病友介绍,康女士抱着一线希望找到哈特瑞姆心律专科医生集团的刘兴鹏主任。

刘兴鹏仔细研究过康女士的病情后直言:“长期心脏早搏,导致心脏扩大,功能减低影响了泵血功能。您现在的病情确实十分严重,早搏起源位置特殊,否则别的医院早就给您动手术了。现在增大的心脏多个地方出现早搏,而这些早搏起源于一个叫做乳头肌的结构上,也是目前最难做的早搏之一,做手术需要一个一个把不同的早搏干掉”。

“那您能给我做这个手术吗?”看着康女士期盼的神,刘兴鹏说:“做,也可能效果不好,人财两空,但却有好的希望;不做,只能眼睁睁的等着疾病进展,而这个进展是越来越快的。”刘兴鹏主任召集哈特瑞姆医生集团各位专家共同研讨后,决定给患者一次机会,手术难度是大,但并不是没有希望,只要有一分希望,就要做百分百的努力。

经过完善详尽的术前检查和细致入微的术前准备,刘兴鹏主任亲自操刀,谭琛主任以及施海峰主任出谋献策,共同为康女士进行了手术,术中使用了先进的Cartosound心腔内超声导管指导标测及消融,标测出3处异位起搏点,并一一“干掉”。手术整整进行了4个小时,而平时室早消融通常为一个小时左右。

看着屏幕上稳定的窦性心律,三位专家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刘兴鹏说:“这种复杂的病人和高难的手术,我们付出的是一次辛苦,患者却得到终生获益。而对复杂病例进行多位专家会诊、多学科协作诊治,也正是医生集团的优势也所在。我们的目标是,心律问题,一站解决。哈特瑞姆医生集团的理念是,只要有一丝希望,也要尽最大的努力。”(赵敬菡)

 
分享到:
(责编:许晓华、刘婧婷)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