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安徽省卫生计生委传出消息:为降低非理性剖宫产率,制订15条剖宫产手术实施指征(试行)。其中14条医学指征包括胎儿窘迫、头盆不称、产道异常、疤痕子宫等;第15条则属非医学指征,即足月单胎、无医学指征的产妇有强烈要求者,在知晓风险前提下,经过自身、主治医师等签字可行剖宫产。
为剖宫产设定界限,引起热议。申城产科专家表示:目前本市尚无相关行政发文,但多年来,产科临床路径的规定与此次安徽省出台的剖宫产医学指征基本一致。既要尊重医学权威,又要让患者知情选择,剖宫产面临伦理挑战。
给产妇知情参与选择权
据统计,目前申城剖宫产率近50%,远高于世卫组织建议的15%。过高剖宫产率,已是国内多个城市面临的现状。原上海市危重孕产妇会诊抢救中心主任蒋佩茹介绍,剖宫产会为母婴带来诸多健康隐患,产妇术后因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可能发生切口妊娠、妊娠期子宫破裂、凶险型前置胎盘等;未经产道挤压的新生儿,免疫与抗感染能力也有所下降。控制剖宫产率,成为医疗技术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专家表示,目前申城虽无行政规定控制剖宫产率,但临床检查过程中,上级单位会对所有医疗机构剖宫产率进行排名,排名靠前者给予警告,以此来尽可能控制剖宫产率。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产科主任程海东表示,15条剖宫产手术正面清单,让更多患者有知情、选择、甚至参与的权利,这是现代医学所提倡的理念。此外,白纸黑字明文规定,对控制剖宫产率具有一定积极作用。不过也有专家认为,前14条医学指征并无异议,非医学指征的第15条却使临床惯例合理化,或会为医生坚持医学原则带来障碍。例如,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可能因宫内窘迫等问题而改为剖宫产,医生了解其中道理,患者及家属却可能认为受到两次伤害,由此为医疗纠纷埋下隐患,让医生承担更多风险。
不该忽视医生权威意见
针对有争议的第15条,有专家表示,国外也有类似尊重产妇意愿的选择,不过前提条件更为苛刻,即满39周孕妇、无剖宫产指征、却有强烈意愿者,经主治医师等签字,可行剖宫产。程海东说,大多数人认为足月即满37周;然而,医学上的足月一般指39周,39周后胎儿大脑皮层沟回等发育较为健全,剖宫产后新生儿健康风险相对较小。在讲求知情、参与之时,强调医学的科学性、权威性同样不可或缺。
既要尊重医学科学、又要满足患者需求,产科医患关系之微妙可见一斑。专家建议,确立剖宫产“正面清单”至关重要,但明晰“负面清单”亦不可少。蒋佩茹说,所谓“负面清单”,可以理解为,设定门槛禁止不符合指征者剖宫产。通过科普、协议的形式,广泛传递剖宫产存在风险。如此一来,向患者普及了知识,产科医生也可遵循医学原则,避免在医患纠纷处理过程中处于相对劣势地位,为医生行医增添更多保障。
推广自然分娩软件要跟上
程海东说,近年来,一个可喜的苗头已然出现。随着二胎政策放开、健康意识普及等,剖宫产率较前几年有所下滑。专家一致认为,控制剖宫产率,行政命令固然重要,但归根结底还应配套相关政策,从源头引导产妇自然分娩。部分产妇倾向选择剖宫产,怕疼、怕风险是两大主因。蒋佩茹说,如果有的放矢解决这两个问题,尽可能化解产妇的顾虑,剖宫产率或许能真正回落。
28岁的周小姐有一次痛苦分娩经历:胎儿头部大,瘦小的她顺产后持续尿潴留,导致身体虚弱、久久不能恢复。产后,周小姐逢人便劝“千万不要选择顺产,受苦受罪”。专家表示,推广自然分娩需要软件及时跟上。首先,医务人员应提升自身医疗技术水平,包括处理难产技术、改善助产技术等;其次,配套政策必不可少。目前,导乐、无痛分娩、水中分娩等提倡自然分娩的相关服务尚无明确定价,为推广普及带来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