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十类常用药儿童禁忌多【2】

上海瑞金医院药剂科副主任、上海市执业药师协会副会长 石浩强

2019年09月20日07:53 来源:人民网-生命时报

  成人止咳药儿童别乱用

  除了上述10类药物存在禁忌,还有一些药物需要谨慎使用,比如家长经常会给孩子用到的止咳药。每到季节更替之时,很多儿童都会发生咳嗽、哮喘等症状。有些家长以成人用药的经验,到药店购买止咳药水,在没有看清楚药品说明书的情况下即给患儿服用,这样做隐患多多。

  吃止咳药前,先要明白人为何要咳嗽。咳嗽其实是人体本身的一种保护性反射,比如吃饭时不小心将饭粒呛入喉管,人体就会通过剧烈的咳嗽将其排出,这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同样,罹患气管炎、肺炎的患者也是通过咳嗽咳痰,把肺内的细菌、组织及废物排出体外。儿童尤其如此。

  儿童由于呼吸系统发育不成熟,咳嗽反射较差,痰液不容易被排出。如果一咳嗽就使用强效的止咳药物,如含有可待因成分的中枢性止咳药,虽然止咳效果立竿见影,但大量痰液会蓄积在气管和支气管中,不仅影响呼吸道通畅,还有可能加重炎症,形成深部病灶。因此,早在2017年的年初,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就发布了《关于修订含可待因药品说明书的公告》,明确表示将含有可待因成分的咳嗽药水“踢出”儿童用药领域。美国儿科学会警告父母,在没有医生的建议下,不要给4岁以下的宝宝使用任何非处方的止咳药。

  小儿与成人存在生理和病理上的巨大差别,肝、肾等脏器发育不完善,带有酶系作用的生物系统发育不完全,药物代谢能力差,容易导致药物蓄积而产生不良反应,建议尽量选用专为儿童设计的镇咳药物。

  对于儿童的有痰咳嗽,早期应进行祛痰治疗而不是单纯止咳,待痰液排出后咳嗽症状自然可以减轻。不过,祛痰药会引起恶心、呕吐等反应,儿童用药量不宜过大,疗程也不宜过长。

  小儿咳嗽往往不单单是呼吸道感染、炎症刺激所导致,过敏、烟尘、异物刺激以及鼻分泌物倒流等均可能刺激到咽部和支气管黏膜,引发咳嗽。如果孩子的咳嗽是突然发作的,要检查是否有异物吸入。如果确实是误吸,要及时取出异物,但不要试图用手指去取,以免异物进到孩子的咽喉深处,造成二次伤害。正确做法是立即就诊。▲

(责编:许晓华、杨迪)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