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内向女突然信心爆棚想进军好莱坞 原来是患上双相情感障碍

2017年10月30日08:02 来源:广州日报

越来越多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其中,双向情感障碍便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患者往往情绪跌宕起伏,“昨天还踌躇满志,今天就足不出户”。临床上往往被误诊为单相抑郁症,但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由于情绪波动大,自杀率明显高于抑郁症患者,假如按照抑郁症治疗,不仅难治好,还容易引发躁狂情绪。值得青少年家长注意的是,起病越早的抑郁症,实为双相障碍的比例越高,14岁以前起病的抑郁症,后来发现是双相的比例占75%。

不理性赌徒、乱投资商人

或患双相情感障碍

今年20岁的邝小姐(化名)第二年复读高三了。她的人生目标非常明确:未来要当一个演员。尽管妈妈一直劝她根据自己的专长来选择科目,但她坚持要读电影专业,将来要去好莱坞拍大片。

令邝小姐的妈妈纳闷的是,女儿此前一直个性内向,高中时曾诊断为抑郁症,那时常跟学校同学处不来,也对学校课业毫无兴趣。近两年坚持服抗抑郁药,最近因感觉不错,便擅自停药了,没想到一停药后,就好像完全变了一个人,活泼开朗,信心特足。妈妈起初觉得这样挺好的,但没想到她的目标越来越大,似乎有点夸张过头了。

针对邝小姐的病例,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医学科潘集阳教授分析,患者过去一直个性害羞,且出现一段时间与人相处不来,对课业无兴趣,觉得自己没用,之前别的医院给她诊断为抑郁症,近期停药后出现躁狂的表现,应该修订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

双相情感障碍是以躁狂或抑郁的反复发作和交替发作为特征的精神类疾病。一般来讲,患者两种状态时常反复交替出现,可能某一段时间抑郁主导,下一段时间躁狂主导,接下来又是抑郁。

“越是情绪跌宕起伏的人,越有可能是双相抑郁。比如情绪说来就来的演员、一掷千金的不理性赌徒、跟风胡乱投资的商人等。除了情绪波动大,他们还有个特点,就是容易物质滥用。”潘集阳说。

好发于青少年

易被误诊为抑郁症

潘集阳介绍,双相情感障碍的发病率介于3.0%~6.5%,根据美国国家精神健康研究院的数据,超过200万的美国成年人患有双相情感障碍。在双向情感障碍患者中,有25%~50%的患者有过自杀行为,11%~19%自杀死亡。研究显示,双相障碍患者自杀率较普通人群高10倍。

值得注意的是,双相情感障碍多在35岁以前发病,好发的年龄层在15~19岁之间。“常常有家长来咨询:‘我的孩子这几天突然不爱上学了,整天待在家里,会不会是自闭症?’自闭症不会突然在孩子十几岁的时候才病发,更有可能是抑郁。而越早起病的抑郁症,后面发现是双相情感障碍的比例越大。”潘集阳介绍,14岁以前起病的抑郁,后来发现是双相障碍的比例占75%;19岁前起病,双相障碍的比例占50%。

然而,这种疾病误诊率相当高,部分病人一开始表现躁狂,家人难觉异常,患者本身自我感觉良好更无看病的意识,一直到陷入长时间的自责焦虑、消极轻生的情绪后,身边人这才发现情况不对。而此时患者就医,就容易诊断为抑郁症。据统计,全国大约有20.8%的双向障碍患者初诊被当作抑郁症患者来进行治疗。

潘集阳介绍,双相情感障碍和抑郁症虽然都属于心境障碍,但在治疗原则上显著不同。双相情感障碍的自杀率高于抑郁症,如果按照抑郁症治疗,一是对抗抑郁药物有抵抗而让人感到难治,“很多难治性抑郁,其实就是双相情感障碍”;二是解除抑郁后,会导致患者转向躁狂,发病频率明显加快,治疗难度增大,患者自杀风险更高。

双相情感障碍

药物治疗是主流

潘集阳说,在接诊抑郁症时,精神科医生要特别关注患者有无躁狂、轻躁狂症状或病史,患者也要在医生的询问下提供相关信息,这对于正确诊断患者是单纯的抑郁症还是双相情感障碍非常重要。

他指出两种疾病的干预可能是完全不同的。一般来说,双相障碍需要注意治疗和预防躁狂或轻躁狂发作;而抑郁症的治疗可以只专注于抑郁症状和预防抑郁症。

潘集阳指出,双相障碍是一种持续终身的疾病,药物治疗还是目前国内外主流的治疗方法,“双相情感障碍有80%是生物因素,患者大脑内的神经递质水平波动大,造成情绪跌宕起伏,因此药物作用很重要。”同时家属也需要理解体谅,督促患者服药,预防复发。双相障碍复发率高,研究发现,自然随访4~5年时间,双相障碍的复发率高达75%,4年的随访发现,双相障碍1年的复发率达50%。

“不少人对于抑郁的认识还停留在过去,认为是压力大了,休息一下,用些中医中药治疗就好。其实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证据证明中医中药对治疗抑郁有效果。”潘集阳说。(全媒体记者伍仞 通讯员张灿城)

(责编:许晓华、权娟)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