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人民医院始终把发挥社会公益性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于2005年提出“三个坚持”的办院宗旨:始终坚持“人民医院为人民”的服务宗旨,始终坚持公益性第一的服务职能,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并把这种办院理念强化于医院工作的全过程。近年来,医院在不断提升自身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的同时,充分发挥省级医院的龙头作用,在对贫困地区实施精准扶贫,在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五级远程会诊平台
助精准扶贫便捷有效
始建于2007年的“甘肃远程医疗会诊中心”在全国率先完成了“国家部级医院-省级医院-市(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五级远程医疗网络建设,现已开展远程医疗会诊、远程影像诊断、远程心电诊断、远程病理诊断、远程重症监护、远程学术交流等多项远程医疗业务,并以此为依托积极建立覆盖全省范围的心电远程诊断中心。
同时,远程会诊中心将甘肃省人民医院各专业的优秀人才和知名专家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充分发挥团队优势,通过异地远程实现对边远落后地区患者的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更好地调配省内外的医疗资源。
目前,网络医院总数达1491家,其中市级医院56家、县级医院158家、厂矿民营医院40家、乡镇卫生院113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5家,网络覆盖全省所有县区级医院及80%的乡镇卫生院。远程会诊量共计53601例,为患者节省直接、间接医疗费用数亿元。
甘肃远程会诊中心依托全省远程医疗网络,制定“医院搭台子,科室结对子,专家交朋友”具体措施开展协作帮扶工作。以“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落实帮扶工作。
同时,甘肃省人民医院免费接收网络医院医务人员来省院进修学习,安排进修人员进行远程医疗会诊系统操作培训,方便他们回到本院也能利用我省远程会诊平台积极为当地患者服务。
2013年远程医疗会诊中心创新推出建立在科室协作基础上的“一帮一”导师终身指导关系,将帮扶工作从基层医院、专业科室延伸到个人,分别从三个层面全方位展开帮扶工作。截至目前,共与41家基层医院建立“一帮一”师承指导关系499对。
此外,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甘肃远程医疗会诊中心提供远程紧急医疗救助和技术支持,使医疗救助更加有效。
精准定位定点帮扶
老区百姓幸福安康
从2011年开始,甘肃省人民医院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科室协作”、“师承指导”、“远程会诊”等多种措施,帮助提升藏区、革命老区基层医疗机构整体实力。为会宁县全县285家村卫生室建立远程会诊网络并进行操作系统培训,投资帮助会宁县人民医院成立ICU、新生儿重症监护、肾病内科、血液净化透析中心等;派专家赴藏区医院各自相应专业科室进行义诊、带教查房、学术交流等业务交流,先后赴甘南州人民医院、碌曲县人民医院、天祝县人民医院、临潭县第一人民医院、临潭县中医院开展医疗协作帮扶活动,目前,甘肃省人民医院已与107家医院签订了《医院合作协议》。
2015年底,医院响应省委省政府的号召,选派5名援藏医疗队员,分别由检验、儿科、普外、骨科和护理5个专业的业务骨干组成医疗队,其中省领军人才2名,赴甘南州临潭县第一人民医院开展援藏工作。通过八个多月的努力工作,使临潭县第一医院的诊疗水平有了较大提升。与2015年同期相比,手术病人量上升了20.9%,门诊治疗量上升54.2%。
近四年来,医院筹措资金789.62万元,重点实施了西和县马河村、白杨村标准化卫生室建设,使两个村的村容村貌发生了显著变化,有力促进了帮扶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该院还先后派出专家团、博士团、硕士团共38批544人次,在西和县帮扶村开展义诊和健康体查,为村民免费发放健康保健工具包,并选派医护人员,配备医疗设备,长期驻守马河村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积极开展“先心病”筛查救助工作。
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对于保障农村贫困人口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推进健康中国建设,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实现到2020年让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甘肃省人民医院将继续秉承医院“三个坚持”办院理念,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快健康扶贫工作步伐,为早日实现“中国梦”做出更大的贡献。(本报记者 栾兆琳)
冬天对这些人来说是个坎!有几点必须要注意 很多人都听过,老人过冬是个坎,很多老人在冬天去世,特别是高龄老人。老人要是能扛过冬天,熬到春天,又能平安过一年。不管是研究数据,还是专家分析,事实也的确如此。 【详细】
温润益肾过“小雪” 3款食疗方推荐 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0个。进入该节气,中国广大地区西北风开始成为常客,气温下降。南方地区北部也开始进入冬季。小雪节气提示我们到了御寒保暖的季节,广州市中医医院杂病门诊主治中医师高三德提醒,我们要重视调养自己的情绪,宜吃温润益肾的食物,亦可配合药膳进行调养。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