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如何调理脾胃

2016年09月23日13:46  来源:南京日报
 
原标题:秋季如何调理脾胃

脾胃虚弱等症状,在换季之际最为常见。由于夏季我们喜欢贪凉食、吹冷风,不注意腹部保暖,到了秋季就很容易造成脾胃虚弱。其症状表现有:大便稀溏、色淡无臭味、夹有不消化食物残渣;食后易泻;吃多后见腹胀、大便多;平素食欲不振、面色萎黄、神疲倦怠、形体瘦弱;舌质淡,苔薄白。中医认为,治疗该症主要以健脾益气、助运化湿为主。如果长期脾胃虚弱可能导致慢性胃炎,所以在秋季健脾养胃是首要任务。

那什么样的方法能快速而有效地治疗脾胃虚弱呢?来看看中医有哪些妙招吧。

捏脊:捏脊疗法通常用于小儿,但它对成年人一样有效,适用于消化不良、口臭、胃胀、胃痛、腹泻、萎靡不振、乏力等患者。每日捏1—2遍,坚持1周即可见效。

操作方法:先在背部轻轻按摩几遍,使肌肉放松,然后用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同时提拿背部正中的皮肤,沿脊柱自下而上,双手交替向前捻动。每捏三下将皮肤提一下,这叫做“捏三提一法”。捏起皮肤多少及提拿用力大小要适当,不可拧转;且要直线前进,不可歪斜。最好请专业人士进行指导与操作。

按摩小腹:坐在椅子上,左手放在右手上,吸气、挺胸,用力往前挺出上半身,身体微微后仰;吐气,缩胸,弯腰,双手用力往腹部压。每次20—30次,量力而行,配合腹肌收缩按摩腹内肠胃,促进肠胃功能。亦可双手交叠盖住肚脐,上下左右旋转按摩腹部100—200次。

揉脐:一手掌心或掌根贴脐部,另一手按手背,顺时针方向旋转揉动,每次约5分钟,每日1—2次。此法能温阳散寒、补益气血、健脾和胃、消食导滞,多用于消化不良、胃寒、腹胀、腹痛、腹泻、便秘的患者。

按揉足三里:足三里是人体的保健要穴,位于膝眼外下方。每日按揉足三里50—100次,能健脾和胃、调中理气、导滞通络,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脾胃病变。

艾灸:在家可用艾条箱,把艾条放进箱中,放在肚脐上,正好把肚脐(神阙穴)、上脘穴(脐上5横指)、中脘穴(脐上4横指)、下脘(脐上2横指)全覆盖,用艾的药力和热力健脾益胃。

蹲马步:双脚打开两倍肩宽,双手扶膝微蹲马步,身体上下起伏,上半身保持挺直,弯膝蹲更深的马步,注意膝盖不超过脚尖;每次1—2分钟。可视自身耐力,量力而行。此法可巩固下盘,强化下半身肌力,促进肠胃蠕动。

正被脾胃虚弱困扰的朋友不妨试试以上这六个方法。(记者 孙哲)

(责编:李星星(实习生)、张希)

推荐阅读

秋季进补易跑偏 正确进补大盘点 迎来秋分时节后,可以进补了,特别是针对北方天气特点,应补肝益肾、益气养血。当下,很多人因为气血不足而表现为面色苍白、心悸气短、精神疲倦、体虚潮热、腰酸腿软等症状,需要进补,但是进补不能跑偏了。秋季进补大盘点,教你如何正确进补度过“多事之秋”。 【详细】

人民健康大讲堂|营养“识”堂|保健养生

癌症真相:免疫力≠抗癌力!免疫失调才是元凶 社会上关于癌症最大误区可能认为它是免疫力低下之故,提高免疫力就可防范癌症,故推销保健品、食品给癌症患者时,只要沾上“提高免疫力”的边,就大行其道。因为人们总觉得:免疫力不是越高越好吗?其实,免疫力不等于抗癌力。 【详细】

人民健康大讲堂|营养“识”堂|保健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