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防控措施做实做细落实到位(优化防控二十条措施问答)
当前,奥密克戎变异株已成为优势流行株,与既往的变异株相比,传播速度更快、隐匿性更强、防控难度更大。根据疫情形势变化和病毒变异特点,不断优化完善防控政策,不是放松疫情防控,而是更加科学精准,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如何把各项优化防控措施做实做细、落实到位?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有关专家进行了解读。
问:取消对次密接的判定,是否会带来漏洞?
答:今后在国内发生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的时候,只有密接人员才会被集中隔离。实际上,取消对密接的密接的判定和管理,是基于感染风险大小提出的更加科学精准的防控措施,对这类人群不再集中隔离,是为了更加有效地利用流调、隔离等防控资源和服务保障资源。
个别地方出现将密接的密接直接判定为密接、进行提级管控的情况,是没有必要的。取消密接的密接判定的同时,各地对于密接者要做到快判定、快检测、快管控。一旦密接者核酸检测阳性,在第一时间进一步开展密接者的调查和管控,一环紧扣一环。这些调整要求在防控工作中更科学、更规范、更快速地开展流调和风险研判,该管住的重点风险要管住,该取消的要坚决取消,把有限的防控资源用在最重要的防控工作上,最大限度降低对人民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造成的影响。
问:社区如何管理居家隔离人员?
答:要及时接收需要进行居家隔离人员的信息,并且登记造册。通过多种方式加强管理,督促引导居家隔离人员及其同住人员严格做到不外出。但是,对于因就医等确需外出人员,经所在社区医学观察管理人员批准后,方可安排专人专车,全程做好个人防护,落实闭环管理。
督促指导居家隔离人员每日早晚两次做健康监测。如果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觉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的人员,要立即进行报告,并且由专人联系“120”负压急救车,基于就近原则送往发热门诊或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同时,进一步做好对小区民众的宣传引导,尽可能做到人人知晓理解。
问:取消入境航班熔断机制,并将登机前48小时内2次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调整为登机前48小时内1次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这会不会加大我国外防输入的压力?
答:结合当前全球新冠疫情的形势发展变化,以及新冠病毒新的特点,为了更好地统筹疫情防控与国际交往,便利人员往来,根据前期对入境人员防控措施的评估,以及第九版防控方案实践的评估结果,在严防境外输入的情况下,我们对于入境人员的管控以及核酸检测进行了优化调整。
问:明确入境人员阳性判定标准为核酸检测Ct值<35,对解除集中隔离时核酸检测Ct值35—40的人员进行风险评估。这样调整的依据是什么?
答:随着境外疫情的广泛传播,人群感染率普遍较高。我们在评估中发现,入境以后首次核酸检测阳性Ct值大于等于35的人群,既往感染的比例是非常高的,因此调整了入境人员阳性检出的判定标准。
问:对于入境重要商务人员、体育团组等如何管理?
答:参照北京冬奥会和成都世乒赛疫情防控的经验,我们对于入境重要商务人员、体育团组等特定的入境人员设立了免隔离闭环管理区,也就是“闭环泡泡”。对于免隔离闭环管理区内的中方和外方人员,严格落实闭环管理、个人防护以及核酸检测等防护要求。
问:对入境人员,将“7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健康监测”调整为“5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隔离”。为什么要这样调整?
答:根据新的奥密克戎变异株潜伏期进一步缩短的情况,同时也是为了防范在集中隔离点的交叉感染风险,我们调整了入境人员隔离管控期限。调整和优化对入境人员的管控方式,可以有效利用集中隔离资源,最大限度减少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本报记者 白剑峰整理)
《 人民日报 》( 2022年11月20日 0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