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健康的忠诚卫士
——记医疗卫生领域的功勋模范
本报记者 白剑峰
今年8月19日是第五个“中国医师节”,主题是“‘医’心向党、踔厉奋进”。
在医疗卫生领域,有许多“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功勋模范。“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屠呦呦,“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张伯礼、张定宇、陈薇,“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顾方舟,“七一勋章”获得者辛育龄、吴天一……
在抗击疫情的战斗中,向险而行;在公共卫生的战场上,临危不惧;在治病救人的诊疗中,无私奉献……他们不愧为人民健康的忠诚卫士,他们的贡献将被永远铭记。
白衣为甲,舍生忘死
2020年伊始,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广大医务人员白衣为甲、逆行出征,舍生忘死、挽救生命,成为抗击疫情的“白衣战士”。
近日,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了一张高铁票:广州南—武汉,二等座,上方写着“无座”。这张票的乘车人是钟南山,时间2020年1月18日。
那天,正是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汉暴发的时候,同行列车上有人拍下了这张经典的照片。钟南山接到去武汉调研的任务,匆匆登上了去武汉的列车。没有车票,只能坐在餐车里。他一脸倦容,身前是一摞刚刚翻看过的文件……
作为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提出“早关注、早部署、早启动、早落实”,为遏制新冠肺炎疫情蔓延赢得了宝贵时间。他主持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第二版至第九版的撰写与修订,为全国新冠肺炎患者的规范化救治提供了依据。
2020年初,72岁的张伯礼受命飞赴武汉,作为中央疫情防控指导组专家组成员投身抗疫最前线。分类管理、集中隔离、“中药漫灌”、筹建中医药综合治疗为主的方舱医院……初到武汉,张伯礼和专家组成员第一时间开出良方,为控制疫情蔓延作出了贡献。
白天指导临床会诊巡查病区,晚上召集会议研究治疗方案……超负荷的工作下,张伯礼胆囊炎发作,在武汉接受微创胆囊摘除手术。
疫情来势汹汹,时任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的张定宇迎难而上。身患渐冻症的他争分夺秒,与病毒鏖战、与死神较量。从组建隔离病区,到率先采集样本开展病毒检测,再到组织动员遗体捐献,每一步都很难,但他总是冲在最前面。在医院楼道里、病房里,大家常常听到张定宇的声音。然而,他的脚步却越来越迟缓,跛行越来越严重。“能用我的生命,换回更多的生命,我没有遗憾。”张定宇说。
面对新冠病毒,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陈薇率领团队与科研基地协同作战,集中力量展开疫苗研制应急科研攻关。“共产党人就该在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陈薇说。
陈薇临危受命担任军事医学专家组组长,她率领团队围绕新冠病毒的快速检测技术、疫苗抗体研制等,迅速建立起联防、联控、联治、联研的工作机制。2020年3月16日,陈薇领衔科研团队研制的腺病毒载体疫苗获批正式进入临床研究阶段,成为全球首支进入临床试验的新冠病毒疫苗。2021年2月25日,腺病毒载体疫苗获国家药监局附条件批准上市。
潜心钻研,造福人类
攀登医学高峰,需要坚忍不拔的科学精神,更需要造福人类的牺牲精神。
2020年12月30日,屠呦呦在90岁生日的那一天,屠呦呦研究员工作室在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揭牌。
“青蒿素是人类征服疟疾进程中的一小步,是中国传统医药献给世界的一份礼物。”2015年,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屠呦呦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本土科学家。
1969年,屠呦呦接受了国家疟疾防治研究项目“523”办公室艰巨的研究任务,并担任中药抗疟组组长。“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对青蒿截疟的记载给了屠呦呦灵感。温度是关键,屠呦呦立即改用沸点较低的乙醚进行实验,用乙醚提取青蒿素,并于1972年发现了青蒿素。青蒿素的发现,为人类带来了一种全新结构的抗疟新药。2000年以来,世界卫生组织把青蒿素类药物作为首选抗疟药物,青蒿素在全世界已挽救数百万人生命,每年治疗患者数亿人。
顾方舟是我国著名的医学科学家,他在中国首次分离出脊髓灰质炎病毒,成功研制出首批脊髓灰质炎活疫苗和脊髓灰质炎糖丸疫苗,被誉为“中国脊髓灰质炎疫苗之父”。
脊髓灰质炎又称小儿麻痹症,是一种严重威胁儿童健康的急性传染病。20世纪50年代,脊髓灰质炎在我国多地流行。1959年12月经原卫生部批准,我国成立脊灰活疫苗研究协作组,顾方舟担任组长,进行脊髓灰质炎疫苗的研究工作。顾方舟制订了两步研究计划:动物试验和临床试验。动物试验通过后,进入了更为关键的临床试验阶段。然而,谁来第一个做人体试验呢?
“我是组长,我带头。”顾方舟抱来他当时唯一的孩子。后来,实验室同事的五六个孩子都参加了这个试验。经历了漫长的一个月,孩子们生命体征正常,Ⅰ期临床试验顺利通过。后来,顾方舟又研制出了糖丸疫苗。在保存了活疫苗效力的前提下,大大延长了保存期。
2000年,“中国消灭脊髓灰质炎证实报告签字仪式”在原卫生部举行,74岁的顾方舟作为代表郑重签名,标志着我国成为无脊髓灰质炎国家。
仁心仁术,医者楷模
医者仁心,大医精诚。一名好医生,既要有精湛的医术,更要有一颗仁爱之心,情系天下济苍生。
2022年6月7日,中日友好医院首任院长辛育龄逝世,享年101岁。辛育龄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的考验,用一把刀、一根针、一支笔书写了传奇人生,被誉为“白求恩式的医生”。
百年沧桑,见证了一位白衣战士的赤胆忠心。他曾开展了国内第一例人体肺移植手术,是我国胸外科事业的奠基人;他首次将针刺麻醉应用在胸外科手术,在国际上引起极大轰动;他在胸外科领域多个方面取得“从0到1”的突破,在手术台上坚守了60年,用仁心仁术赢得了百姓的信任。
辛育龄说:“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做一棵无影灯下的‘不老松’。”辛育龄每次开胸之后,动作极其轻柔。他还提醒,胸腔镜手术用卵圆钳夹肺的时候要轻柔,能不夹最好不夹,避免不必要的损伤。在他的教诲下,胸外科一直保持着这个好传统。
在世界屋脊上,一位80多岁高龄的老人常年跋涉在离蓝天、白云最近的天路,被称为“马背院士”。吴天一是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原研究员。他长期扎根艰苦边远地区,提出高原病防治的国际标准,填补了我国低氧生理和高原医学研究领域的空白,是我国高原医学事业的开拓者。
吴天一总在挑战自己的身体极限。他设计了一座高低压氧舱,是全球首个可模拟上至高空1.2万米、下至水下30米环境的综合氧舱。第一次人体实验谁来做?“我是设计师,我进!”
青藏铁路建设期间,吴天一院士主持制定一系列高原病防治措施和急救方案。5年里,14万人的筑路大军在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地区连续高强度作业,没有一人因高原病死亡,被誉为“高原医学史上的奇迹”。
“择一事、终一生”,吴天一用60多年的实际行动践行了这句誓言。他的执着与坚守,让中国高原医学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
医者楷模,高山仰止。在功勋模范的激励下,广大医务工作者修医德、行仁术,怀救苦之心、做苍生大医,忠诚地护佑着亿万人民的健康。
《 人民日报 》( 2022年08月20日 06 版)
- 人民健康APP
- 人民好医生APP
热门点击排行榜
联系我们
人民健康网微信 微信号:rmwjkpd 公众号:人民网健康 |
人民健康网微博 微博昵称: 人民网健康卫生频道 |
电话:010-65367951 邮箱:health@people.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