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北京天坛医院副院长王拥军:人工智能辅助治疗让高质量的医疗普

2019年03月22日08:10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报道 记者 沙琼】“按照国家死因调查,脑血管病已经成为中国的第一死因的疾病,脑肿瘤也成为中国癌症的第八位疾病。所以神经系统疾病的特点是疾病负担重、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等特点,严重威胁着人民的健康。”北京天坛医院常务副院长王拥军日前在发布会上介绍说,通过全国脑血管病的数据监测和早期干预,可以降低患者病死率和致残率的,而引入人工智能辅助治疗将会提高基层医院的诊疗水平。

  近年来,神经系统疾病高发,迫切需要掌握发病的趋势、规律,通过对这些趋势规律的分析,对神经系统医疗服务进行有效的指导;另一方面,我国幅员辽阔,医疗机构众多,不同地区、不同级别的医院在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方面可能存在巨大差异,需要了解各个医疗机构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情况,并建立标准的治疗规范和统一的治疗指导。在2018年6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委托在天坛医院的国家神经系统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开始建立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信息平台。

  据了解,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信息平台可以实时了解这些医院神经系统疾病平时的医疗质量,平均住院率,在院病死率等结局、转归指标,也可以通过这些纵向指标了解这些变化的规律和趋势。比如根据平台的监测数据显示,国家现在脑出血病人在院病死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目前,国家神经系统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第一个作用是监测作用,要监测我们国家医疗质量的基本现状,发现短板、发现问题。

  王拥军院长介绍,“在神经系统疾病质控里面,脑血管病质控做了十年,已基本找到了中国脑血管病医疗质量控制的两个最重要的短板:一个是血管再灌注治疗,也就是溶栓,我们在全球的比例还是非常低的;二是合并房颤病人的抗凝,因为大概10%到20%的脑血管病人会有房颤。而其他的八项指标基本上和国际水平是持平的,也就是说80%的指标和国际上先进国家是一样的。”

  “发现短板后,就要进行干预,这是质控中心的第二个作用。”王拥军院长说,目前干预方式主要是3个:一是调整国家质控指标,向国家卫健委建议国家医疗质量指标制订和更新。

  二是提供一些医疗质量改进的经验。去年我们通过改进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颁布的医疗质量指标,使中国脑血管病人的1年复发率相对降低了28%,致残率相对降低了26%。这个研究结果去年6月份发表在美国医学会《JAMA》杂志上。

  三是为医疗质量改进提供一些工具,包括传统的PDCA、品管圈的工具。目前国家质控中心也在使用人工智能技术,比如脑血管病治疗,同样的核磁片,不同医师,看的信息是不一样的,这是医疗质量需要规范的过程,专家看到的是疾病的发病机制、病因,大多数基层大夫看到的只是梗死的大小,出血点在哪。为了让高质量的医疗普及到社区,普及到基层医院,今年国家质控中心开发了一款人工智能辅助治疗决策系统,也就是常说的CDSS。

  CDSS预计在6月份会在全国质控哨点医院试用。安装这个系统之后,计算机会自动告诉你这个病人的病因是什么,发病机制是什么,下一步应该优先选择什么样的医疗,哪些医疗是国家质控重点关注的医疗指标,而这个指标的循证证据在哪,要跟知识库连接起来,这个系统也是国家质控中心为全国质控哨点医院提供的下一步的工具。

(责编:许晓华、杨迪)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