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以危急重诊为重点 创新急诊急救服务
2016年5月25日8时26分许,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急诊抢救室的护士席玉立接到了120急救中心的电话:“16路车上一名患者抽搐,正赶往你们医院,请马上做好急救准备。”席玉立挂了电话冲旁边的同事喊了一句:“快,有患者马上到门口! ”她与急诊科护士长吴雪影、王巧艳、任茜茜等人飞奔到急救室拉起急诊专用的平车就往门外跑。“早高峰啊,万一医院门口交通情况复杂就来不及了。”席玉立和同事直接拉着车跑到了医院大门口、中山路的路边。来到门口时,席玉立碰到了正在执勤的交警,交警已经知道此事,正在协调医院门口的路况,为赶来的16路车腾出停靠位置。大约等待了三四分钟,一辆16路公交车呼啸而来。“快快,就是这位。”在众人的帮助下,男性患者被抬下车,放到了急诊平车上。患者被抬到车上时,席玉立发现其面色发紫、呼吸心跳都没有了。席玉立马上跳上了急诊平车,做起了心脏按压。与此同时,交警、乘客、护士、司机几人推着急诊平车就往医院里飞奔。只用了不到1分钟,患者被转移到急诊抢救室。
患者病情危重,立即启动急诊绿色通道,急诊科医生对其进行心电监护、持续心肺复苏、面罩吸氧、气管插管、除颤……经过10多分钟紧张有序的抢救,8时40分,患者心跳恢复;8时52分,患者呼吸也恢复了。急诊科医生立即联系各科室进行会诊,这时患者家属也赶到了医院。医生向患者家属详细告知病情,因患者仍在昏迷中,生命体征不平稳,立即收治ICU继续治疗。整个收治过程畅通无阻,正是由于医院医务部平日里对于急诊绿色通道政策的贯彻实施与不断改善,才使得急诊能够短时高效的对患者进行救治,缩短了患者在急诊停留时间,大大提高了对于急诊危重病的抢救成功率。平日里我们一点一滴的努力与改进,使得看似冰冷的急诊抢救室,不断上演着温暖人心的一幕又一幕,为多少患者及家庭带来了生机与希望。
自2015年起,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决定,在全国医疗系统开展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大力推进深化改革和改善服务,通过改善环境、优化流程、提升质量、保障安全、促进沟通、建立机制、科技支撑等措施,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共10项,其中第三项提出:合理调配诊疗资源,畅通急诊绿色通道。
所谓急诊绿色通道是指医院为急危重症患者提供快捷高效的服务系统。危重症患者是急诊患者中发病最急、病情最重、变化最快、危险性最大、死亡率最高、发生医疗纠纷最多的患者群体。急诊绿色通道的建立是救治危重症患者最有效的机制。
为落实“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过去的三年里,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在加强医疗服务管理、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和谐医患关系等方面不断努力。先后成立辽南地区首个医联体-“大医二院医疗联盟”、创伤急症中心、MDT门诊、日间化疗与手术、一站式服务中心、检查预约中心、一站式后勤服务,可13种途径预约挂号、支付宝-微信诊间支付等。尤其是医院成立的创伤急症中心,急诊中心、急诊病房、急诊麻醉科、急诊手术室及ICU等多学科团队跨学科协作,医院“区域协同急救网络”与120合作实现院外急救与院内抢救无缝隙连接,该网络覆盖外伤急症、急性胸痛、高危孕产妇和脑卒中。“可视化”院前急救系统与该院急诊系统对接,直接并高效的评估患者病情、指导院前急救、协调院内相关科室人员提前到位。医务部保障年龄超过80岁老年人和年龄小于6个月的婴儿优先就诊,开辟特殊人群挂号、缴费、取药、化验、办理入院的绿色通道。对急性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创伤、急危重孕产妇、急危重老年患者、急危重儿科患者,开通绿色通道,先救治、后缴费。通过努力及不断地改进,使急诊抢救时间缩短40%,抢救成功率达98.5%。
为了创新急诊急救服务,国家“高级卒中中心”已落户我院,建立规范的脑卒中诊疗病区,优化脑卒中诊治流程,开辟脑卒中急诊绿色通道、MDT多学科诊治,有效缩短卒中患者从就医到治疗的时间,显著提升了脑卒中的快速、精准、综合处置能力。并且急诊室设立溶栓专区,加大患者救治时机,入院至溶栓时间(DNT)已缩短至38分钟,降低患者救治风险及死亡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当然,“畅通急诊绿色通道”只是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中的一项,长期以来,大医二院医务部不断夯实医疗基础,狠抓医疗质量,围绕着手术科室标准化管理、VTE防治、快速康复外科(ERAS)的打造,带动全院医疗质量不断提升。我们始终坚持规范诊疗行为、保障医疗安全、管理无盲区、流程无缝隙,以更加精益求精的态度、精诚不倦的作风、细微明晰的精细管理、人性化的服务,为百姓提供更加优质、全面的医疗服务。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供稿)
- 人民健康APP
- 人民好医生APP
热门点击排行榜
联系我们
人民健康网微信 微信号:rmwjkpd 公众号:人民网健康 |
人民健康网微博 微博昵称: 人民网健康卫生频道 |
电话:010-65367951 邮箱:health@people.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