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天高月明爽早晚 伏日未尽 防暑降温不放松

史爱华

2018年08月09日09:39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立秋》

宋·刘翰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色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

今年8月7号迎来立秋节气。立秋并非意味着真正秋天的到来。立秋后,炎夏的余热未消,尽管昼夜温差变大,但是白天仍然很热,暑气逼人,天气逐渐转向干热。所以,防暑降温还要继续,不能有丝毫怠慢。如何度过这炎热干燥的初秋季节,唐山市中医医院肺病科孙惠敏主任医师为大家介绍立秋养生小常识,一起来看看:

防暑降温不放松

中医认为,肺与秋季相对应,而秋季干燥,肺是喜润恶燥的脏器,燥易伤肺。肺之气阴不足,会对外界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降,易出现鼻痒干燥、咽干喉痛、咳嗽喘息等一系列呼吸道疾病。立秋后,需要润燥、养阴、润肺。

预防秋燥,首先要保证日常充足的饮水,也可以通过日常饮食,如粥、豆浆、牛奶来协助补水,同时多吃些萝卜、莲藕、葡萄、番茄、梨等润肺生津、养阴清燥的食物。另外,要尽量少食或不食辛辣燥热之品,少吃油炸、肥腻食物,以防加重秋燥症状。

今年立秋仍处在“三伏天”内,暑气一时还很难消。孙惠敏提示,此时节只是早晚天气偏凉,白天依然酷热,居民要密切注意天气预报,要注意防暑降温,警惕“秋老虎”发威。尤其是在户外或高温环境下作业的人群,一定要小心中暑的发生。建议大家室内开空调时间不宜过长,夜里最好不开或只除湿。

寒凉食物不多吃

老百姓常言“秋瓜坏肚”。意思是说,此时节,凉性食物要适量食用,如西瓜、香瓜等。这是因为,刚刚入秋,人的脾胃受炎热天气影响,功能较弱,还未完全恢复,因此入秋后养好脾胃很重要,能为一年的身体健康打好铺垫。瓜类多属凉性食物,多食伤脾胃,要适量食用。同时,秋天干燥易便秘,应多食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地瓜、白菜、芹菜、豆芽、香菇、海带、紫菜、卷心菜、胡萝卜、魔芋等,日常多喝水,清晨5~7点是大肠经值班的时候,此时喝一杯水可促进大便通畅。

起居有节防感冒

立秋后,白天炙热的气温到了晚上就会开始变得清凉起来,此时节应顺应大自然变化,逐渐早睡晚起些,以保证充足的睡眠。另外,早晚温差过大,衣着也要根据一天的温度变化来增减,否则冷暖失宜,容易引起感冒。

日常建议按揉“足三里”穴位来强身健体。该穴位于外膝眼直下四横指处。最常用的按摩方式之一是手握成拳,以食指第一指节的背面作为着力点,或者手自然展开,以拇指腹作为着力点,在选定的穴位上绕圈按揉。按摩3~5分钟。

运动锻炼要适量

立秋后暑热仍没有完全消退,在这个时节进行健身锻炼应该避免剧烈活动,以免大汗淋漓,耗气伤阴,加重秋燥。尤其要提醒中老年朋友,相同的环境,相同的运动强度,中老年人的承受能力要低于年轻人,所以体力消耗过大的运动项目不适合中老年人。运动的时间段最好选择一早一晚进行,高温环境下不适合运动。(史爱华)

☆推荐阅读 ☆

米饭加一物,护血管防三高……养生有奇效!

还在吃甜食?“戒糖”竟会有这8大好处

打呼噜不一定是睡得香

立秋汤品第一补

102岁袁晓园养生四个字——顺其自然

9岁半女娃 居然来了“大姨妈”

喝最烈的酒,熬最晚的夜 是时候呵护你的“小心肝”了!

警惕“马桶上的心脏病” 护心从这些小习惯开始

(责编:李轶群、杨迪)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