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觉得崴脚是小事?处理不当或致“二次受伤”

陆春振

2018年07月12日16:06 来源:人民网-科普中国

“崴脚 ”是日常生活中或运动中常见的损伤 , 占运动损伤的第一位。不少人认为崴脚是小问题,养几天就会好,殊不知崴脚问题并不小。脚崴了之后对行动的影响比较大,康复的过程也比其他伤病长一些,还容易复发,如果不重视或是处理不当,很容易落下后遗症。那么什么是崴脚?崴脚后该怎么办?正确处理崴脚问题应该打破哪些误区呢?

据《健康报》介绍,崴脚在医学上被称作踝关节扭伤,它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事情。人们在上下楼梯、步行逛街、进行体育锻炼时,稍不留意就可能踏空台阶,或碰撞了砖石、树墩,或跑跳落地不稳、重力失衡导致足部突然内翻或外翻,扭伤踝关节。

崴脚虽然常见,但并不是一个小问题。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系主任、关节足踝创伤科主任王志坚在接受《大连日报》采访时介绍,将踝关节比作一个吊床的话,控制踝关节内翻和外翻的肌肉和韧带就像是牵引吊床的两条松紧带,脚底板就是床身。如果吊床的两个绳索力量不协调或者其中一个有损伤,那么踝关节本身就会倾斜,容易发生损伤。在受伤之后的恢复期间,脚踝部位的松紧带因为韧带的损伤而变得松动,保护能力不强,可能再次出现崴脚情况。就像恶性循环一样,不及时干预治疗,崴脚的损伤程度会越来越重。

那么崴脚之后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呢?人民健康网提醒,脚踝受伤后应该按照国际公认的“RICE四项原则”进行初步处理,即制动脚扭伤后,不要让受伤部位负重,避免加重伤情;冰敷;加压包扎患处,但不要扎得太紧,以免阻碍血液循环,影响恢复;最后应抬高患肢,让其高于心脏部位,减轻肿胀。完成以上这些紧急处理之后再找专科医生诊治。此外,《大连日报》提醒,对习惯性崴脚更要给予高度重视,并积极预防治疗,以免反复扭伤导致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在处理崴脚问题时存在不少误区,这样不仅不能缓解疼痛,还可能加重病情,这里向大家介绍两个常见误区。

1.崴脚后立即热敷。

据《北京日报》报道,韧带是一种软组织,其表面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一旦韧带断裂血管就会破裂出血。血管遇热会扩张,在刚刚崴脚的急性期采取热敷,会加重出血和关节肿胀。因此《健康报》建议,轻度扭伤或扭伤严重但又不能马上去医院的患者,应立即冷敷。要将受伤的脚和脚踝浸入冷水中(水中可以放些冰块),每次30分钟(首次1小时),4小时一次;也可向局部喷射冷冻剂;或将冰块装入塑料袋内,用湿毛巾包裹外敷,3分钟更换一次,持续30分钟。冷敷可使血管收缩,降低组织温度,减轻局部出血,起到止血、消肿和镇痛的作用。

2.崴脚后立即贴膏药、按摩、擦药油。

据《沈阳日报》介绍,止痛膏药一般都有活血的功效,扭伤后马上贴膏药就相当于热敷,反而会加重局部的肿胀、疼痛。所以,膏药应在崴脚48小时之后再贴;也不要盲目按摩,以防脚踝受力不当,加重肿胀甚至再次扭伤。《北京晨报》进一步解释称,崴脚后虽然多数人的足踝表面看不出明显伤痕,但这并不说明踝关节内部没有出现组织损伤。如果局部血管和毛细血管破裂、韧带或肌腱损伤,此时按揉该部位会进一步加重内部损伤。另外,崴脚后不少人会习惯用红花油、活络油按摩脚踝,这样做也是错误的。对此《北京晨报》指出,这类药油常含活血成分,在扭伤早期,可能会加重出血,导致瘀血扩散、组织水肿加重。(陆春振)

本文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304)医院八一大楼门诊部主任彭国球进行科学性把关(专家领域:健康养生类、临床医学类、心理医学类)

(责编:李轶群、杨迪)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