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放不放支架,谁说了算

2018年07月09日08:24 来源:人民网-健康时报

  冠心病人常会出现两个极端,要么坚决不愿意放支架,要么过分迷信支架,觉得只要一放就正常了,这都是误区,放与不放,适应症说了算。

  并不是血管严重狭窄

  才需要放支架

  在活动现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李建平谈及他就遇到过病人找上门来询问是否需要放支架。

  女患者做过冠脉CT,显示血管有50%左右的狭窄。作为李建平教授的资深粉丝,她经常看李建平主持的《我是大医生》节目,知道血管狭窄到70%以上需要植入支架。虽然别的医生建议她做支架,但她仍然心存疑虑,希望李建平教授能给她最后的确诊。

  问诊后,李建平教授了解到患者有典型的劳力性心绞痛症状,是冠心病患者。于是,让患者做了冠脉造影检查,证实左主干有50%左右的狭窄,前降支近端也有弥漫的斑块!那么到底应不应该植入支架呢?

  “是否需要植入支架,并不只是看血管是否狭窄,还要根据心肌是否缺血来判断”,李建平教授解释道,冠状动脉造影就像看河道窄不窄,如果窄得不行了,就直接判断必须装支架。但是当造影看上去还行,又的确有胸痛的症状,我们就得看河道里水流通过的情况怎么样,看血流的情况就需要做血流储备分数(简称FFR)的检查。

  听了李建平教授的解释,患者接受了FFR检查,确实存在严重的心肌缺血情况,最终植入支架,心绞痛得到了缓解。

  是否放支架

  不能只看冠脉造影

  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6》数据显示,我国冠心病人群约1100万。

  “过去我们经常说冠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但随着器械的进步与创新,如今介入医师更清楚,我们需要治的是缺血,而不是病变。”李建平教授介绍道,2017美国心脏病学会推荐,对于模棱两可的左主干病变,首选推荐FFR(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评估病变情况。

  目前临床中常用的冠脉造影、IVUS(血管内超声)、OCT(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等均为影像学评价,造影只能看到血管的外观轮廓,IVUS、OCT是更进一步的腔内影像学,可以从血管里面看到斑块的结构和特点。但是它们只能评价冠脉狭窄的程度,并不能判断狭窄是否引起了心肌缺血。如果心肌缺血,患者心梗、心力衰竭、死亡的风险会大大提高。FFR(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是一种功能学评价,正是测量心肌缺血情况的“神器”。

  “一目了然的非常严重的狭窄,以及非常轻的狭窄,有了影像学的评价就已经足够了。但是对于所谓的临界的模棱两可的病变,功能学的评价是非常重要的。”李建平教授表示。

  刚刚结束的2018欧洲心血管介入会议上发布的最新研究表明,对于稳定型冠心病患者,通过FFR证实严重大面积心肌缺血的病人,介入治疗相对于单纯的药物治疗也有远期的优势,缓解心绞痛,降低死亡风险。

  当然,还需将患者的知情权和决策权放在第一位。

  李建平教授举了个例子,比如急诊对心肌梗死直接进行介入治疗是最有效的降低病人死亡率的方法,但如果病人家属不信任你,不接受放支架,医生苦口婆心说再多也没用,甚至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回天乏术。

  因此医患之间的沟通理解非常重要。“患者的知情权和决策权应该是第一位的,我们会把可能带来的获益和风险尽可能和患者沟通。在理想的状态下,应该有更多的病人参与自己的治疗决策,这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是让病人更好的接受治疗方案的方法。”(健康时报记者 步 雯)



 

(责编:许心怡、杨迪)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