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悲观不全是坏处试试做个防御型

预估最坏结果能提前想好对策

2018年03月09日07:25 来源:北京晨报网

  你身边有悲观的人吗?对于所有事情总往坏处想,生了点小病就会很“惜命”,以为自己身体状况出现危机,明明还有几天才到工作截止日,他先提前担心自己可能会完不成。而此时,“乐观”的你会觉得对方有点小题大做,这种过度的担心似乎没必要。不过在澳大利亚解释型新闻网(The Conversation)近日新刊登的文章中,科学家试图告诉我们,对于某些人来说,悲观情绪由于提前想到所有负面效果,并做了相应对策,反而更容易达成目标,这个特殊的悲观群体被称作防御性悲观。

  研究 悲观预期有好处

  很多“鸡汤”都告诉我们:只要肯相信,好的事情就会发生。从一些流行心理学书籍到各种互相鼓励的正能量朋友圈,我们很多时候接受到的信息都是有关积极思考优点的“宣传”。这些鸡汤没有“熬错”,大量研究表明,乐观会收获积极的回报,包括更加健康和幸福。

  不过,对于那些倾向于将半杯水看作“半空”而不是“半满”的人来说,悲观也并不总是坏事。最新的研究表明,某些形式的悲观可能对我们有好处。悲观主义并不仅仅指消极的想法,人格科学揭示,悲观主义还包括对结果的关注,对于未来会发生事情的期望。乐观主义更多期待出现积极结果,而悲观主义者更有可能预料到会发生的负面结果。

  悲观主义者中特定的一群人,又被称为“防御性悲观主义者”,他们将消极的想法带到了一个全新的层次,并把它作为实现目标的手段。研究表明,这种思维方式不仅能帮助他们成功,还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不过,如果一个人主要表现为悲观主义最“流行”的主要形式,即仅仅因为消极的结果责备自己的话,就不会产生什么积极效果了。

  作用 有助提升自尊心

  防御性悲观主义到底是如何起作用的?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好处呢?研究人员认为,我们时常会感到焦虑,焦虑会让我们与目标方向背道而驰,而防御性悲观主义是用来控制焦虑的一种策略。

  这种策略的关键在于凡事都往坏处想,为某一特定计划或情况的结果设定一个最低期望值,比如预计参加面试后不会被录用,然后设想到所有可能出错、让这些糟糕状况“噩梦成真”的细节。这个“往坏处想”的过程就是防御性悲观主义者制定行动计划的过程,比如为了避免尴尬提前设想考官的犀利问题,担心交通状况提前出门,害怕资料出问题会准备备份等,以确保想象中的“意外灾难”都不会发生。

  防御性悲观主义的好处同样会延伸到实际表现中。一项研究表明,这些都与消极情绪有关。当这些悲观主义者被提示一定要处于好心情时,这些人在一系列的字谜游戏中的表现都不是很好。然而,当他们被告知想象一个场景可能会出现什么负面结果时,他们“顺其自然”产生的坏心情,反而会让表现明显变得更好。这表明他们可以“驾驭”消极情绪,激励自己表现得更好。

  当只能“干等着”结果出来,没有机会再做改变,悲观主义也会比乐观主义更有益。因为当结果不像乐观主义者期望的那样好时,相比悲观主义者,他们受到的打击更大,并会产生更加失望和负面的情绪。这时的防御性悲观主义者可能就达到了古语说的,尽人事,听天命了。已经把所有自己能做的、能想的都做了,剩下的事情自己决定不了就算了,比如为面试已经做了好多,就算不能被录取也不是自己的原因。

  让一般人没有想到的是,悲观情绪甚至可以帮助提升自尊心。在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对在校大学生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发现,相比其他只是焦虑、没有实际应对对策的学生,防御性悲观主义者的自尊心水平要高得多。事实上,在此项研究中,这些学生的自尊心水平几乎达到了乐观主义者的程度。这可能由于防御性悲观主义者预期到并成功避免了他们所设想的负面结果,使得他们的信心有所增加。

(责编:许晓华、权娟)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