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修复脚痛有妙招 少穿人字拖 趾甲别剪太短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骨质疏松委员会常委 王建华

2018年02月24日09:19 来源:人民网-生命时报

脚是身体的基石。人在一生中要靠双脚行走约17.7万公里。脚由26根骨头、33个关节和100多块肌腱、肌肉与韧带构成。这些复杂的结构偶尔出错不足为奇。下面,我们就来“解剖”小小的脚丫,揪出不同部位疼痛背后的原因。

足跟痛

足底筋膜炎:美国矫形外科医师学会发现,足底筋膜炎是足跟痛最常见的原因。它是长期超负荷压力造成的筋膜损伤,长时间不活动会诱发疼痛,活动后暂时减轻。睡觉时筋膜放松,肿胀更厉害;起床迈出第一步时,体重都施加在炎症组织上,引发剧痛。治疗关键是减轻炎症,包括休息、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冰敷、在足弓处纵向按摩等。每天拉伸跟腱、小腿肌肉2~3次。穿能对足弓形成支撑力的鞋子,不穿人字拖、平底鞋,不赤脚走路。疼痛超过两周要看医生,采用理疗、激素或佩戴夹板治疗。

跟骨骨刺:即足跟底部或后方突出来的骨头,常见原因是肥胖、足跟反复受到创伤、鞋子不合脚等;患病率约为10%,但只有5%的患者会感到脚疼;常与筋膜炎伴发,两者的症状类似,治疗方法也差不多。

脚底痛

跖疣:这是人乳头瘤病毒引起的皮肤感染,一般不会向外生长,压力会使其嵌入皮肤,产生压痛,就像鞋里有石子。跖疣可单个生长,也可成簇出现(镶嵌疣);通常扁平、坚韧,易与老茧混淆。可以自愈,但常需花上数年时间。含水杨酸成分的贴剂能逐渐溶解跖疣死细胞。医生则常用液态氮冷冻,或烧灼、切割、刮除等疗法。疣有传染性,别乱穿别人的鞋子,保持足部干燥。

老茧:通常在脚底或前脚掌,是一种生理现象,有助保护足底皮肤。但有些人站立或行走时会感到疼痛。建议在洗澡后用浮石(一种海绵状的岩石)轻柔去除死皮,但别去掉太多,以免出血、感染。然后在患处涂抹水杨酸、尿素或乳酸铵,每天两次。不要用剃须刀、剪刀来处理。穿合脚的鞋子,可将绒布剪成两个半月形,垫在老茧周围。

脚趾痛

拇囊炎(拇外翻):一种大脚趾底部的骨性突出物。常年行走姿势不当对大脚趾关节施加压力,迫使其向第二根脚趾倾斜,出现肿块、炎症。扁平足、足弓低、足内翻者易患病,有家族流行倾向。如不及时治疗,会造成严重、持续疼痛和炎症。穿挤脚的鞋子(如尖头鞋或高跟鞋)是诱因之一。美国足病医学会指出,女性患拇囊炎的风险比男性高9倍。建议穿鞋尖较宽的鞋子,鞋跟不要超过5厘米。使用凝胶垫、冰敷、服用抗炎药、避免长时间站立能减轻疼痛。若持续恶化,影响日常活动,就要考虑做手术了。

鸡眼:和老茧本质上是一回事,但常出现在非承重部位,如脚趾侧面或顶部以及趾间潮湿多汗的部位。治疗方法是去除堆积的死皮细胞,定期滋润。勤剪趾甲可预防长鸡眼。

痛风:通常位于大脚趾关节处,原因是尿酸过量导致晶体沉积在关节中。夜间饮酒可能导致痛风发作,酒后8~12小时加剧,数日后缓解。60%的首次发病人群会在一年内复发。建议遵医嘱治疗,改变生活方式,调整饮食,降低体内尿酸含量。

槌状趾:患趾(通常是第2~4根)中间部位向上弯曲呈V字形,形似棒槌,常伴有拇囊炎、鸡眼等。常穿高跟鞋、夹脚拖鞋者易患病。尽早治疗可纠正,否则肌肉无法伸直,变为永久畸形。建议穿柔软、鞋头宽松的鞋子。练习用脚趾捡起地板上珠子的动作能拉伸肌肉,也可用夹板矫正。若不见好转,则需手术。

嵌甲:任何趾甲都有可能向内生长,最常见于大脚趾。趾甲长入周围皮肤或两侧皮肤包住甲缘,会出现搏动痛、红肿。趾甲刺穿皮肤可造成局部感染。建议用温水、浴盐浸泡双脚,减轻炎症,用棉签轻轻地将皮肤推离甲床,用新的指甲锉磨平趾甲边角,涂抹抗生素软膏。如有肿胀、发红、脓液或疼痛加重,需及时就医。不穿太紧的鞋,剪趾甲时别剪得太短、太秃。

骨关节炎:足部骨关节炎最常见于大脚趾底部关节。可服用抗炎药、热敷、冷敷、运动、理疗和减重等方法缓解。

前脚掌痛

脂肪垫萎缩:跖球(前脚掌)内有脂肪垫,是一种天然缓冲保护垫。脂肪垫萎缩变薄是常见生理现象,且无法再生。当脂肪垫磨损严重时,患者就像踩在岩石上,疼痛难忍。要避免长期对前脚掌施加压力,如穿高跟鞋或赤脚走路,尤其是在水泥地、瓷砖、石头上行走。建议穿支撑力强的鞋子,垫柔软的鞋垫;用游泳、骑车等代替冲击力强的运动(如跑步)。矫形器能支撑双脚,吸收冲击力。

跖骨痛:跖球疼痛、发炎会导致跖骨压痛、肿胀。有时也会出现锐痛或烧灼痛。站立、跑步、走路时,跖骨痛会加重,休息时减轻。治疗方法包括冰敷、穿带气垫的鞋、不穿高跟鞋、服用抗炎药等。

神经瘤:是脚趾底部神经周围组织的炎症、增厚,导致趾间、前脚掌有灼热、刺痛或麻木感。患者常把这种疼痛描述为鞋子里有石头。最常见于第三、四趾的底部。常穿高跟鞋、受伤、反复受压或足部异常(如槌状趾、拇囊炎、扁平足和高足弓)会导致神经瘤的发生。休息、冰敷、服用抗炎药能暂时缓解疼痛。建议及时就诊,通过理疗、注射激素、手术等方法治疗。

脚面痛

肌腱炎:能够让脚趾伸直的伸肌肌腱发炎,是足面痛的常见原因。鞋子不合脚、鞋带系得太紧、行走距离太长都会对足面施加压力。治疗方法包括限制行走、站立,冰敷,服用抗炎药和穿支撑力强的鞋子。肌腱炎是一种过度使用性损伤,患者不能再做快速、剧烈、有冲击力的运动。▲

王建华,主任医师、教授,中国医学促进会康复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骨质疏松委员会常委

(责编:许心怡、权娟)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