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早晚温差大 脑中风频发

受访专家/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 钱东翔

2017年12月06日09:33 来源:羊城晚报

记者近日了解到,冬季由于气温变化大,正是脑血管意外最容易发作的时节,尤其是那些有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的高危人群,管理好血压、注意保暖、多喝热水等能预防中风的发生。

脑中风频发因天气变化大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钱东翔指出,天气变凉时,血管收缩,周围血管阻力增大,病人患病时血压较高,导致血管破裂,引起脑出血。“这个月脑出血的手术量明显高于前几个月”。

钱东翔提醒:“对于高血压人群特别需要注意,因为高血压患者发生中风的风险是正常人的20倍以上。这是因为长期高血压会导致血管壁增厚、动脉硬化,进而会使血管弹性减弱、脆性增加,加大了血管破裂出血的风险。有数据显示,高血压脑出血是脑血管疾病中死亡率最高的疾病,占43%-51%,其高发年龄为50-60岁,男性多于女性。”

救命,不能全靠安宫牛黄丸

卒中(中风)分为出血性中风(脑梗)和缺血性中风(脑出血),这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疾病,治疗方法也不同。脑梗一般采取溶栓、复通血管的治疗方案,但脑出血主要是控制出血量。“广州人都会在家里放着安宫牛黄丸当救命药。”钱东翔强调,“该药含麝香等一些药性较烈的开窍通络的成分,所以有较强力疏通血管的作用,对急性脑梗死有一定疗效,但对急性脑出血就有可能加重病情,使出血量增多。”

钱东翔主任表示,针对脑出血的治疗,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开颅手术。然而,随着医学与科技的进步,微创手术已成趋势。目前可以运用“立体定向技术”,精准定位好“血肿”靶心位置,通过单孔钻颅穿刺的方式,甚至针对不规则形状的脑内血肿做多靶点设计。然后用穿刺针通过钻好的小骨孔穿刺到预设好的血肿靶点,将积血尽可能地抽干净,缩短脑内血肿吸收的时间,降低血块对脑组织的毒害影响,更快恢复受损的肢体活动及言语等功能,可以减少后遗症,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这种手术的头皮切口约两厘米,颅骨钻孔直径也只在一厘米以内,像个花生粒一样大小,手术创伤很小,患者较易耐受,尤其适用于高龄体弱、难以承受开颅手术打击的病人。

他强调,对于急性脑出血且出血量大、水肿情况严重,出现脑疝、颅内高压的情况时,开颅手术还是首要的治疗选择。

预防中风,日常生活要注意

“高血压人群,往往因过度用力排便、骤然起身、情绪激动,都会诱发脑出血。”钱东翔提醒,最近几天广州升了温,如遇突如其来的紧急降温,天气寒冷的特殊时段,高血压患者除管理好血压外,还要做好以下几点——

清晨别一骨碌爬起床。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血管狭窄的患者来说,突然起床最容易引发意外。因为人在夜间睡眠时,身体各系统处于半休眠状态。而醒后猛起身,血压一下上不来,会出现头晕、恶心、四肢乏力等体位性低血压症状。建议早上睁开眼睛后应先不起身,躺着活动一下四肢和头部,3分钟后再起床。

半夜起床披衣戴帽。尤其是那些患有心脑血管疾病或是呼吸、消化道等慢性病的人,半夜起来方便时,离开温暖的被窝、衣着单薄,更容易受寒冷的刺激,诱发中风。因此,这类人晚上最好在床边放一件厚衣服和一顶帽子备用。

蹲便后万不可猛起身。用力屏气排便时,腹壁肌和膈肌强烈收缩,血压上升可能引起脑出血。此外,中老年人血管调节反应差,如果蹲厕时间过久,排便结束后快速站起,容易诱发短暂性脑缺血,从而头晕、眼花、摔倒,甚至发生脑血管意外,此时站起来应该缓慢。

寒冷天气从室内外出。心脑血管患者冬天一大早有出门晨运习惯的中老年人,一定要穿上暖和的外套,可以穿件马甲护好胸口,还建议戴上口罩和帽子,避免冷风从呼吸道进去,对血管、对肺造成伤害。(记者 余燕红 通讯员 白恬)

(责编:许心怡、权娟)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