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高血压四十多年降不下去,原来是吃药的时间错了

专家:中西医结合治疗,更有助于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康复

张冰清

2017年10月10日09:54 来源:钱江晚报

杭州的陈阿姨今年69岁,她为人热情,开朗健谈,退休生活原本过得有滋有味。

但几个月前,她去菜场买小菜,回来穿马路的时候,脑袋一阵眩晕,差点儿昏倒在马路中央。稍微回过神后,她赶紧来到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浙江省新华医院)看急诊。

结果检查下来,毛病一大堆:血压、血糖数值严重超标;肌钙蛋白上升,有心肌梗死的迹象;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心脏表面的三根冠状动脉中,有两根堵塞了95%……随后,她马上住院治疗,在冠状动脉安装了两个支架。

省新华医院副院长、浙江省中医药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慢病防治学”学科带头人、心血管内科专家黄抒伟主任医师说,陈阿姨本身血压就高,又合并糖尿病、心肌梗死、冠心病,已经属于高血压高危患者,必须立即把血压降下来。于是,一场和血压斗智斗勇的博弈开始了。

10月8日是全国高血压日,今年的主题是“知晓您的血压”。《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4》的数据显示,我国高血压患者已近3亿。但很多人都像陈阿姨一样不重视,拖到病情恶化才就医。她和高血压几十年的故事,能给大家带来一些警示。

误区一:年轻时血压高点不要紧

事实:埋下心血管疾病隐患

这次心脏出现问题,陈阿姨蛮意外的,“平常我身体都挺好的,一点不舒服的感觉都没有,前几天还去参加同学会呢。”没想到一做冠状动脉造影,两条血管很明显堵牢了,老伴看到片子都吓了一跳。

其实,早在四十多年前,陈阿姨心血管疾病的隐患就种下了,只是一直被她和家人忽略了而已。

陈阿姨记得,1973年25岁的她正式参加工作,入职体检的时候就发现血压不对劲,“当时我还是小姑娘嘛,根本不在意这些,也没想过定期检查、吃药什么的。”

就这样为国辛苦工作了二十几年,一直到一次单位体检,陈阿姨又查出了高血压,还伴有心脏杂音。当时毕竟年纪不轻了,这才稍微重视起来。

黄抒伟院长说,很多人以为高血压是老年病,年轻人血压高一点没关系。其实,受到遗传、生活方式改变等因素的影响,现在高血压年轻化的趋势很明显。

临床数据显示,青壮年高血压患者当中,约有50%是无症状的,或出现偶尔头晕、头痛等不典型症状,很多人不知道自己已经得病。

黄抒伟院长介绍,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也是脑卒中和冠心病发病的最重要危险因素,被称为影响人类健康的“无形杀手”。

四十几年来,陈阿姨看起来身体不错,但其实高血压一直潜移默化地损害着她的心血管健康,“这个过程就像温水煮青蛙,中途很难感觉到变化,但一旦到了临界点,就会造成无法挽回的结果。”

黄抒伟院长指出,高危患者,如血压>180/110mmHg或血压虽然不是很高,但是合并糖尿病、脑中风、冠心病如心肌梗死、心绞痛、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等的,必须立即启动药物降压治疗;中危患者,可考虑先行生活方式治疗,观察1个月,如果仍不能达标,就应该启动药物;低危患者,3个月后不能达标也要启动药物降压。

误区二:早饭后量一次即可

事实:要定期做动态血压监测

自从查出高血压和心脏杂音,陈阿姨意识到血压管理的重要性,最先是跑到社区医院量血压,后来自己买了一个家庭血压计,每天早饭后都会量一次。

同时,她也乖乖听医生的话,开始吃降压药。但药吃了十几年,换过好几种降压药,血压还是降不下去,舒张压维持在90mmHg多,收缩压维持在150mmHg多。

这次陈阿姨心脏做了支架手术,心血管内科王审副主任医师给她制定了严格的目标,血压必须降到正常水平。

医生建议她做一个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它既可测量轻中度体力活动状态下的血压,也可测量睡眠过程中的血压,能更准确、更全面地反映一个人的血压整体情况。结果监测下来发现,陈阿姨的血压昼夜节律不同于常人,一天中血压的最高值是在晚上。

王审医生说,一般人血压的高峰值出现在早上九十点,所以很多人会选择在早饭后测量血压,到了下午三四点,血压会再次出现一个次高峰,整个变化的曲线呈现一个“杓形”,“但有些晚期的高血压患者,会丧失这样的节律,最高峰不一定出现在早上。”

别看小小的量血压,里面门道还挺多。王审医生介绍,最传统的门诊测血压,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大,比如有人看到医生就紧张,门诊环境太嘈杂,容易造成误差;现在很多人家里都自备血压计,他是比较推荐的,严重的高血压患者,建议早中晚各测一次;条件允许的话,最好定期做一次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以便更了解自己血压变化的规律。

他建议,年龄18岁以上的成人,每2年测一次血压,最好每年1次;大于35岁的人,每年测量一次血压;易患高血压的人群,每6个月测量一次血压。

知道检测结果后,陈阿姨把一半的药量改到晚上睡前服用。一段时间后,效果非常显著,血压终于恢复到了正常值。

误区三:吃降压药就行

事实:中西医结合治疗更好

多年的高血压终于控制住了,这原本是个好消息,但没想到陈阿姨身体反倒不舒服起来。她说,血压降下来之后,她总感觉身体轻飘飘,走路有点不稳,还经常出汗。

王审医生告诉钱江晚报记者,陈阿姨高血压四十多年,可能身体已经习惯了,再加上刚做完心脏手术,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般来说,一两个星期后就会逐渐适应。

但一两个月过去了,陈阿姨还是不见好转,心里着急得很。

作为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慢病防治学),省新华医院心血管内科一直强调制定个性化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来改善患者心血管功能,从而提升高血压患者控制率,提高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对于心血管功能的改善,目前现代医学为心脏开出了运动、药物、饮食、戒烟、心理五大处方。而中医康复学以五行、脏腑经络、病因病机、气血津液学说等为基础,以中医学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指导,在强调整体康复的同时,主张辨证康复,形神统一,构建出中药、针灸、按摩、熏洗、气功、导引、食疗等行之有效的康复方法。

“中、西医心脏康复具有共性、个性和较强的互补性。”黄抒伟院长说,中医辨证分型、中医体质测评是心脏康复评估的重要补充内容,不仅可以作为心血管疾病的辅助疗法,同时,也可以使患者获得更具个体化的心脏康复模式。

针对陈阿姨多年高血压、冠心病等情况,黄抒伟院长建议用中医的方法进行调理。加入中药辅助治疗后,陈阿姨的后遗症改善了许多,“吃了一个星期,还没什么感觉。两个星期后,好了一些。现在,基本上没有什么不舒服了。”

(责编:李轶群、权娟)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