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光璐生前为患者做检查。家属供图
人民网北京8月30日电 (高奕楠)北京同仁医院眼底病专家王光璐教授,因病于2016年8月27日中午12点3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
8月29日,北京同仁医院官方微信企业号“同仁之声”推送的《沉重悼念北京同仁医院著名眼底病专家王光璐教授》证实了此消息,称“其步履不仅是同仁医院眼底病专业走过的足迹,其历程更是同仁医院眼底病事业发展进步的缩影。”
文章对王光璐生前事迹做了简要回顾:王光璐1929年出生于湖北。1950年进入北京医学院(北京医科大学的前身)学习。1956年,王光璐进入北京同仁医院眼科工作,至今已达60年。在院工作期间,他开展了眼底疾病影像诊断、眼底疾病的激光和手术治疗,促进了同仁医院眼底病专业的发展。先后在国内外发表眼底疾病专业方面的论文百余篇,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另据《光明日报》报道,王光璐是同仁医院眼底病专业的奠基人之一。1983年,年届50的王光璐被公派到美国留学。1984年,指导王光璐的医生用募捐来的一万美元,为他买了一台玻璃体切割器。回国后,王光璐将机器无偿捐赠给医院,并凭借这台机器,在国内第一批开展了玻璃体切割手术。 在王光璐的主持下,眼底造影、激光治疗等新技术逐渐被使用起来。
中文核心期刊《中华眼底病杂志》2016年第一期刊文《大音希声 大象无形——记眼底病临床学家王光璐教授》,对王光璐做了介绍。文章称,早在 80年代初,王光璐就已在SCI收录的美国眼科专业杂志发表论文。1984年王光璐教授从美国进修学习回国,带回了膨胀气体,率先开始了同仁医院眼科的玻璃体腔注气手术。第一个使用膨胀气体患者术后患者回病房保持俯卧体位,引来了全病房医护人员围观。硅油玻璃体腔填充技术刚进入中国,王光璐教授自己设计了手工硅油推注器,请厂家协助制造并无偿提供给国内很多医院使用。
1997年,王光璐教授又与中科院原子能研究所合作研制国产眼用敷贴器(碘125),最终成功制作出国产敷贴器,并于2001年进行了第一例患者的眼内恶性肿瘤治疗,为今天放射治疗眼内肿瘤奠定了基础。他还最早开展了经瞳孔温热疗法治疗眼内良恶性肿瘤,观察了激光光凝治疗所能达到瘤体组织的深度。
王光璐教授常说“医生应该是临床学家”。临床中发现有些人来自牧区,有被蜱叮咬的既往史;或有牲畜密切接触史。于是他找到军事医学科学院合作检测,获得了莱姆病抗体阳性的结果。并在患者玻璃体液中找到了莱姆病螺旋体。这一发现在我国尚属首次。他先后在国内外发表的百余篇论文均源自临床,涵盖了眼底病检查、诊断、药物治疗、激光光凝治疗、手术治疗等诸多领域,涉及病种多达50余种。这些临床和学术成就赢得了患者交口赞誉,声名远播;并且先后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奖、北京市卫生局科技成果奖12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