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渐渐走出抑郁 医生建议有心理问题及时就医

2016年08月22日10:24  来源:中国妇女报
 
原标题:她,渐渐走出抑郁

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抑郁症仅次于艾滋病、心脏病等,在全球十大疾病中位居第5位,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全球目前有3.5亿人患有抑郁症,我国抑郁症患者约4000万人,有研究报告显示,公务员、警察、教师、医生、企事业管理人员等都是抑郁症的高危人群,这些人的共同特点就是:想的多、要的多,总希望现实生活更接近理想中的状态。一旦想要的达不到,又承受不住心理压力,就必然会出现各种身心问题,还会引发人际关系与家庭生活的不和睦。本期,我们邀请心理专家谈谈他们接诊的抑郁症的病人,以期大众能从侧面对抑郁症有一个客观的了解,对抑郁症病人有更多的包容和理解。

■ 北京回龙观医院精神 科副主任医师 宋崇升

茉莉(化名)是我的一个病人。和我保持联系大概近10年了。最初是在北京大学第六医院,我在那里出普通门诊,丈夫陪她来取药。可能是我在开完药之后多叮嘱了她几句,关于吃药期间禁忌的事,她对我建立了信任。虽然只是定期取药,但她都是在我的门诊时间过来。一次我告诉她服药期间不能饮酒,她问“能抽烟吗?”我暗自打量了她一下,然后给了一些解释。那时的她化妆较重,眉宇间似乎有些风尘的气息。

后来我在北大六院的门诊结束了,在回龙观医院继续出门诊。有一天,她和丈夫意外地出现在我的诊室。她说知道我换门诊地点了,就跟过来了。对于这些坚定的“追随者”,作为医生,我心里有一些感动和满足。那时院区的门诊病人还没有现在这么多,于是就多给了她一些时间谈她的病情。听她述说之后,我觉得她抑郁症的背后是有一些心理因素需要处理。于是协商之后,就给她安排了心理治疗时间。

治疗期间,我逐渐了解了她的身世。他有一个能干的父亲,还有一个乖戾暴躁的母亲。父母不和,父亲有了外遇,经常不回家,母亲于是就把所有的怨气都撒在她和弟弟身上。后来父母离婚后,父亲告诉她,你是一个很有潜质的孩子,应该出来闯闯。

于是,只有17岁的她只身来到北京。居然真的如其父所言,茉莉很快找到了工作,以后还赚了一些钱。再后来,她在网上遇到了现在的老公。两人很快坠入情网。闪婚后不久,她的噩梦来了。她发现自己找错人了。丈夫的很多毛病他都受不了。比如贪玩,懒散,没有上进心等。她强烈要求离婚,丈夫坚决拒绝,甚至以喝药自杀来威胁!她无计可施,接下来就抑郁了,开始了抑郁症的治疗。

现在,她和丈夫的矛盾少了很多,但母亲和自己一起过,一辈子满腹怨气的母亲时而不时会制造一些问题,让她的心情立刻变坏。身为长女的她又不忍心赶母亲走。于是她的情绪也是忽好忽坏。

了解这些之后,我给她做了一些心理治疗。建议她在她和母亲之间设置一个心理边界,以“非暴力不合作”的方式与母亲相处,即母亲可以发牢骚,但自己不和母亲互动。渐渐的,她对母亲的抱怨“免疫”了。治疗一段时间后药也逐渐停了。

一两年后她还生了儿子。后来她又联系我了,确切地说,是她丈夫想联系我。她丈夫说,妻子最近加入了一个心理学的微信群,里面的人说,活着就是首先要爱自己,结果现在她成天抱着手机,就是做生意的时候,只要手机一响,就会去看看。而丈夫和儿子则严重被忽视了。为此,丈夫很不爽。于是申请一次心理咨询。

在咨询中,我和茉莉讨论了如何做才是真正地爱自己,以及如何不压抑自己又能满足自己的一些心理需要。当然,和她丈夫也做了类似的讨论。经过这样一次咨询。他们的矛盾缓和了很多。

一晃两三年又过去了,茉莉再次联系了我。不过,这次已不再是他们夫妻的问题。而是她的公爹似乎出现了心理问题。我简单了解了一些情况之后,让老人来到我的咨询室。

经过询问发现,老人虽然侃侃而谈,但却存在入睡困难、早醒、心情差等表现,也就是说出现了抑郁的苗头。而老头很倔强,不认为自己有什么心理疾病。经过解释,老人总算接受了药物治疗。一段时间过后,情绪睡眠都有了好转。

不久前,茉莉又联系我了,问我是否能看儿童的心理问题。我解释说,这不是我的专业擅长领域,告诉她儿童心理专家的出诊时间,让她去试试。我没有探寻她儿子所谓的心理问题是什么,但根据她之前询问的“儿子总喜欢粘着年轻的姐姐或阿姨玩”的问题,我猜应该不是疾病或严重的心理问题。

茉莉不回避自己看过精神科医生。她的闺蜜们对她的事情也略知一二。在茉莉认识我之后的几年时间里,她还给我介绍了几个患者或来访者。其中一个也和我保持着联系,那是一个少见的特发性嗜睡的病例。而后来的患者又介绍过自己的朋友来看病。

最初她们没来医院的时候,会觉得担心,会觉得恐怖。一个误解是,精神病院是不是危机四伏,进去后就可能会被袭击了?还有就是,我去了精神病院,人家会不会说我有精神病?

但她们来到之后才明白,这里不仅可以看重性的精神疾病,还可以看失眠、看厌学、看网络成瘾,甚至看夫妻不和。也就是说,她们逐渐意识到,我们医院不仅可以看精神疾病、睡眠障碍,不仅能开药,还可以做心理治疗,包括家庭治疗。来到精神专科病院也不再是一个让人感到羞耻的事情。

她们对医院这种心态的转变,让我想到了韩愈关于教师职业功能的一句经典描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那么医生呢,现在的功能需要集治疗疾病、预防发病和促进成长为一体。也就是说,医生既要擅长疾病的治疗,也要做好疾病知识的普及工作,这样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疾病,及早就医、及早干预,另外就是如何让正常人做到心理更加的健康,心灵得到进一步的成长和完善。这是医生不能忽视的问题,也是医生本身也需要完善的一个方面。

有人开玩笑说,一旦认识你们医生,怎么老得找你们,周围的病人怎么也跟着多起来了?其实,这是一个好事。因为,认识了医生,经过医生对疾病知识的普及,大家对疾病的识别能力提高了,重视了,表面上看,病人似乎也多起来了,实际上,真正患病的人通过早期预防少了起来。也就是在把我们一直提倡的“早发现早治疗”的理念兑现为了现实。

(责编:刘丽娜(实习生)、张希)

推荐阅读

板蓝根真的是“万能神药”? 胖子和瘦子死神更爱谁 “非典”时期,号称可以预防“非典”的板蓝根冲剂遭到了市民们的哄抢,价格也随之上涨了好几倍。非典之后,禽流感开始流行,板蓝根再次得到了人们的关注。在各种疾病爆发时,板蓝根冲剂仿佛包治百病,人们更是有事儿没事儿就爱喝上一杯。在生活中,板蓝根一直被大众认为是“万能神药”,深受国人的喜爱,但这个“万能神药”真的有传说中的那么神吗? 【详细】

人民健康大讲堂|营养“识”堂|保健养生

【心理诊所】你不成功,都是童年的错吗? 原生家庭给我们的伤害,从某种意义上说,可以变成一种馈赠。因为伤害让我们更能理解,某些人格缺陷会给孩子带来什么影响,而有意识的去避免再用同样的方式伤害下一代。 【详细】

人民健康大讲堂|营养“识”堂|保健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