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人民网健康卫生频道>>新闻要闻

刘康迈——扎根南疆,深入基层的疾控卫士

2015年10月26日08:30    来源:人民网-健康卫生频道    手机看新闻

事实上,南疆地区不仅有结核病,其他各种传染病均有流行,国家39种法定报告传染病中,喀什占了32种,免疫规划疾病和艾滋病的流行也相当严重。面对喀什的众多公共卫生问题,自己能起什么作用,能起多大作用,是刘康迈经常追问自己的问题。

两年间,他走遍了喀什地区所辖的12个县市,20余个乡镇和40余个村子,行程万余公里,了解当地的公共卫生的主要问题,了解当地民众的主要卫生需求。

把所见所感记在心里后,刘康迈奔走于各级政府和各级卫生机构之间,积极反映这些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的危害,协调解决各县、乡的公共卫生技术难题;推动各级政府对疾控工作予以更多的政策倾斜,联系国家各级疾控机构提供技术支持。

喀什地区的大多数维族同胞看不懂汉语,刘康迈从喀什麦盖提县库木库萨尔乡的农民画获得灵感,认为这种形式通俗形象,易于传播,他便号召以农民画来开展民族地区农村免疫规划宣传工作。

回顾自己走过的万里征程,刘康迈感慨:“守在北京的‘象牙之塔’里写论文固然惬意,可永远体会不到在南疆现场那种接地气的充实。”

“输血”不如“造血”

刘俊玲对刘康迈的评价是“实干型,做事实打实”。

刘康迈尤记得初来喀什,让他惊讶的是,在这里搞公共卫生,花钱比要钱还难,“很多一年前努力要来的钱,一年后还趴在账上,理由很简单,没有执行能力。”

“喀什卫生工作的缺陷是全方位的”,这是他起初最真实的感受。为此,他从最基础的工作开始抓起,培训当地疾控人员如何穿脱防护服,如何填写传染病调查表等,“在基层工作,要不吝做小事。如果是为了拿个什么奖,就不要来这了。”

开展培训是刘康迈格外重视的,在他看来,“输血”不如“造血”。两年多来,国家疾控中心在喀什举办了各病种防治培训班30余次,利用电视电话视频系统开展培训目前做到了每月一讲,协调选派师资参加喀什和南疆其他地州举办的培训班10余次。

这些培训均是国家疾控中心各机构自带经费开展的。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举办的“应急技术技能竞赛”活动中,喀什地区疾控中心在全自治区14个地州中获得第二名的成绩,这是以前从未有过的。

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10月,南疆工作站根据喀什地区疾控中心提出的援助需求,协调山东省疾控中心派出2名食品检测方面的专家,手把手指导当地技术人员开展相关实验,填补了喀什地区疾控中心食品检验工作的40余项空白。

离别在即,刘康迈心里放不下喀什,放不下南疆工作站,早早就为它的未来铺好了路——他根据两年多的实践和思考,提出了工作站到2020年近期、中期和远期的工作目标,制定了工作站的各项制度,提出了工作站公共卫生人员配备的条件和合理比例,并对整个南疆四地州卫生援疆人员的力量整合、科学使用提出了详尽的建议。

离别之时,刘康迈终于可以为喀什人民,也为自己交上一份答卷——南疆工作站不仅在喀什站住了脚,还创出了自己的品牌。今年年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疾控中心下文件,参照中国疾控中心工作站的模式派人在和田和克州分别成立两个工作站,作为中国疾控中心南疆工作站的分站。目前这两个工作站已经开始工作,在当地的技术指导,规划制定,督导管理和公共卫生意识培养方面发挥了显著的作用。

今年3月,国家卫生计生委授予刘康迈“全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回首两年多的经历,刘康迈不禁感慨:“随着时间的延长,人就会更有历史感的看待同一事物,你就会看到进步。就像人登山走路,登的时候总是很慢、很艰难,当你默默无闻、埋头苦干地爬上一段,回头看时就会发现,原来你已经走了那么远。”

上一页
 
分享到:
(责编:权娟、聂丛笑)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