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如何面对成长的烦恼

2018年06月01日08:35 来源:中国医药报

编者按

儿童是家庭的希望,国家的未来。儿童阶段是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无论生理还是心理,都发生着迅速而重大的变化,可能影响一生的发展。当此“六一”国际儿童节之际,本版特选儿童心理健康、营养健康和肥胖等话题,请各科专家为家长们谈一谈,如何面对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遇到的“成长烦恼”。

在5月2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有关心理专家介绍了我国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情况。专家指出,与成人相比,儿童青少年更容易产生心理行为问题。家庭、学校和社会应多方携手,共同维护和促进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

应重视儿童心理问题

心理健康是人在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认知合理、情绪稳定、行为适当、人际和谐、适应变化的一种完好状态。心理健康是儿童青少年全面素质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北京回龙观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刘华清指出,随着社会现代化的进程,成人世界的各种关系过早地影响到儿童青少年。儿童青少年对周围环境的适应、对人际关系的选择、学习等方面的压力都成百倍地大于过去。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和共青团中央国际联络部发布的《中国青年发展报告》显示,我国17岁以下的儿童青少年中,约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20年以前,全球儿童心理障碍还会增长50%,将成为致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儿童心理疾病如果不及时干预和治疗,到成人阶段还会存在。所以,全社会都应重视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及时干预和治疗。”刘华清说,“青少年心理状态的不稳定、认知结构的不完备性、生理成熟与心理发展的不同步性、对社会和家庭叛逆及依赖的冲突、成就感与挫折感的交替等,使他们的焦虑情绪较重。同时,由于儿童青少年自我意识脆弱,生活阅历较浅,抗挫折能力较低,因而更易产生心理行为问题。”据他介绍,儿童青少年面临的心理行为问题主要有:情绪问题、行为问题、应对方式问题和主观幸福感缺失等,严重者还会产生心理疾病。

多方携手共同呵护

刘华清指出,影响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因素,不仅仅有个人因素,还有家庭、学校、社会等多个层面的因素,因此,要预防和减少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发生,必须采取家庭、学校和社会相结合的综合措施,共同维护和促进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

家庭方面,家长要主动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和家庭关系,对孩子期望适度,用发展的眼光来审视孩子和引导孩子。

学校方面要积极引导儿童青少年保持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学校各项教育活动之中,润物无声。要组织并引导孩子参加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其全面发展。通过各种活动,加强中小学生思想、感情上的交流与沟通,努力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认真做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通过个别、团体、电话、网络咨询和班级辅导、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行为训练等多种形式,为中小学生提供及时、有效、高质量的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发现存在严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学生,要及时转介到专业医院进行治疗。

社会层面要利用并规范大众传播媒介,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减少社会上不良风气波及学校,避免影响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积极利用各种传媒丰富儿童青少年的生活,增长知识,提高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

具体问题具体应对

儿童青少年也容易出现焦虑情绪。“在现代社会许多人都会处于焦虑状态。焦虑有轻有重,轻度的焦虑情绪让我们有适度的压力,面对生活、面对困难还可以变成动力。适度焦虑是正常的现象,每个人都会经历。”刘华清说,“多思考和学习,包括家庭的教育都是非常重要的。另外,还可以通过跑步运动以及与家庭或亲友中的智慧长者交流来缓解和减轻焦虑。”他指出,世界卫生组织有非常好的建议,那就是对于各种心理困扰和痛苦,运动是最好的辅助良方。如果有严重的焦虑表现,如心慌气短、寝食难安、恐惧害怕、整日忧心忡忡,影响到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时,应及时到专科医院寻求专业化的帮助。

针对家长们关心的孩子上课“走神儿”问题,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儿童病房主任曹庆久指出,正常人在保持一段时间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情况下,会有一段时间的注意力分散,这是正常生理现象。如果孩子偶尔“走神儿”,对学习没有太多影响,就不用特别关注;但如果孩子“走神儿”很明显,甚至整堂课40分钟有30分钟都不能集中注意力,那就要引起重视。

曹庆久表示,要分析儿童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再做相应的处理。如果孩子是因为学习兴趣差、偏科,或者不喜欢某个老师上课而注意力不集中,那么学校应改善课堂设置,改进教学方法,使教学内容更生动和有吸引力。如果是因为上课内容已学会而注意力不集中,那么家长要注意课外辅导班的选择,不要报和上课内容一样的辅导班。如果是因为学习困难学不会而注意力不集中,家长、老师要针对孩子的薄弱环节,重点辅导练习,使其跟得上。此外,患有注意力缺陷多动症障碍(俗称“多动症”)也是孩子上课“走神儿”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之一。多动症患儿的自我控制能力和同龄孩子相比较弱一些。要对其进行积极的行为干预,必要时进行药物干预。

刘华清也介绍,临床中发现许多孩子容易“走神儿”确实和多动症合并存在,其中有很多孩子早年有过被迫与父母分开,到祖父母身边抚养的经历。他指出,0~6岁的孩子和父母在一起生活对其心理健康更为有益。(记者 于娟)

(责编:李轶群、杨迪)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