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健康“医”点通

节后孩子出现这7种表现 家长需警惕小儿积食

陈子源

2025年02月07日09:25 来源:人民网

假期间,孩子吃得太多太杂,难免消化不了,导致脾胃的受纳运化功能受损,引起积食。孩子积食会有哪些表现?如何帮助孩子消积化食?为此,人民网采访了河南省儿童医院东区中医科副主任医师代卫锋。

代卫锋介绍,中医认为,小儿脾常不足,对食物的消化能力有限。如果孩子胃中食物积而不化形成宿食,宿食堆积日久而化热,又逢气温下降,容易感受风寒,引起发热。因此,家长应及早识别孩子的积食表现,对症进行调理。

孩子积食后主要有7种表现,通过以下方法,可帮助家长识别积食。

辨饮食:食欲下降、食量明显减少。

看排泄:大便干结、酸臭,腹泻、食物未消化完全。

闻口气:口中有酸腐气味。

看舌苔:舌淡红,苔白厚腻或黄厚腻。

触体温:手脚心温度高于手脚背,面红,脾气急躁。

摸肚子:肚子鼓胀,轻按有痛感。

看睡眠:睡眠时翻来覆去,可能伴有夜惊表现。

“若孩子出现以上任意2种表现,家长需及时调整孩子饮食结构,同时可搭配小儿推拿帮助缓解不适。”代卫锋提示,小儿积食后,家长无需过度依赖消食片等药物,必要时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服用健脾消食类药物。

(责编:杨曦、高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