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全国爱眼日:孩子戴上眼镜后度数一定增加?这个误区你应该了解

2024年06月04日16:28 来源:人民健康

  6月6日是第29个全国“爱眼日”。有传言称,儿童青少年一旦戴上眼镜,度数就会越来越深。事实真是如此吗?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院长、国家卫健委全国防盲技术指导组副组长毕宏生给出了这一问题的答案。

  近视虽然很普遍,但在生活中家长对近视的认知存在很多误区。毕宏生认为,以上论断是近视防控十大误区的第一条,事实并非如此。如果孩子得了真性近视,必须要佩戴适合度数的眼镜来控制,否则只会带来度数持续增加的后果。一般来说,青少年近视与以下因素有密切关系:一是遗传因素。有研究证明,父母双方均为近视,孩子患上近视的几率是父母双方不近视儿童的2.5倍;二是长时间持续性的近距离阅读。三是信息化发展导致电子媒体的普遍应用,增加了孩子使用智能设备的频率。四是室外活动减少、休息睡眠时间的缩短等。

  毕宏生表示,防范近视应从小从早抓起,包括加强体育锻炼、做眼保健操、保证睡眠等,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同时,在遗传学方面,科学家们也正在积极进行科技研发,尝试使用现代科技手段有效防控胎龄儿、婴幼儿的近视问题。

  近视防控的综合题,还需多方共同求解。毕宏生认为,为避免轻度近视发展为中高度近视,未来应聚焦三大方向进行近视防控:一是继续研究近视发生发展的规律,找到近视的主要病因;二是持续推进“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转变。行为矫正方式是行之有效的方式之一,即通过对近视的相关高危因素进行干预,力求达到治本之效。例如用眼行为的健康和矫正系统等工具可为学生、家长、老师、医务工作者发布每日报告,便于及早发现近视问题和及时进行矫正。三是医学的干预。医务工作者研发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新技术例如3D扫描精准电学位刺激技术等,可有效控制低度近视往中高度发展,真正降低儿童青少年的近视发生率。

(责编:孙红丽、杨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