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如何打通中医药服务“最后一公里”?三省负责人给出答案
人民网北京10月26日电 (记者崔元苑)“十四五”时期如何提高中医药服务的可及性,畅通中医药服务基层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近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就介绍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浙江省、广东省、山东省的中医药管理部门负责人介绍了相关做法。
浙江:老人和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率分别达到 80%和90%
“在加强基层中医医疗机构建设,完善服务网络方面,争取95%县级中医医院达到二级甲等以上水平。健全中医诊所备案管理制度,支持有资质的中医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名老中医开办中医门诊部、诊所。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目前累计考核通过422人,鼓励取得《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书》的人员在基层提供中医药服务。”浙江省卫生健康委主任、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张平介绍。
在加强中医治未病和康复体系建设方面,张平称,鼓励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设置中医康复诊室和康复治疗区。加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和技术规范培训,扩大目标人群覆盖面,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中医药能力,落实签约团队中医药人员配置。到2025年,老年人和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率分别达到 80%和90%;康复患者中接受中医康复技术指导的患者比重达到70%以上。
在中医药人才培养方面,张平指出,加大中医全科医师培养力度,每年选派200名基层中医全科医生、骨干人才进修学习。建立吸引和稳定基层中医药人才保障的长效激励机制,探索试点基层中医药人才订单培养模式,面向基层培养乡土型、本土化中医药人才。加强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以师承方式培养基层实用型人才。到2025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全部配备中医执业(助理)医师。
山东:打造15分钟中医药健康服务圈
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庄严指出,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是中医药传承创新的关键点和出发点。“十四五”期间,山东将不断推动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档升级。主要围绕以下重点开展:
一是筑网底,打造15分钟中医药健康服务圈。争创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市(县),推进县级中医院达标建设,并在全省二级以上公立中医医院实施中医经典、中医治未病、中医外治、中医康复和中医护理“五个全科化”,筑牢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确保群众15分钟内均可找到能提供中医药服务的医疗机构。
二是提能力,加大基层中医药服务供给。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100%能提供中医药服务,85%的村卫生室能提供中医药服务,开展以中医药适宜技术为主要内容的乡村医生的轮训。
三是强特色,优化基层中医药服务模式。以齐鲁中医药优势专科集群建设带动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全面提升。推广潍坊市“全民艾健康”服务模式和威海市“名医下基层”经验做法,建立“镇村联动、市县联动、内外联动、上下联动、三医联动”五个联动长效帮扶机制,加快实现“一般病在市县解决,日常疾病在基层解决”的目标。
广东:确保基层中医馆能够提供6类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中医药局局长徐庆锋介绍,“十三五”期间,广东省建设了1715家基层中医馆,目前全省100%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0%的社区卫生服务站、89.97%的村卫生室能提供中医药服务,基层中医诊疗量占比达31.19%,有力提升了群众的中医药服务获得感。“十四五”期间,将从以下几方面进一步筑牢基层中医药服务阵地:
一是全面开展全省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市(县)创建。
二是进一步完善服务体系。在全省实现县办中医医院全覆盖,30万以上常住人口县二甲中医医院全覆盖。支持紧密型县域中医医共体建设,建立以健康为中心、防治结合的县镇村三级整合型中医药服务新体系。
三是进一步充实基层人才队伍。每年将为基层订单定向免费培养500名中医专业学生。开展“省市名中医带基层骨干”对口带教工作,培养200名基层中医药骨干人才。实施县域中医药人员县管镇用,全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设置中医馆、配备中医医师,乡镇卫生院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将不低于执业医师总数的20%。
四是实施基层中医馆再提升工程。为全省基层中医馆配备中医特色诊疗设备,强化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确保基层中医馆能够提供6类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开展基本医疗、预防保健、养生康复等一体化中医药服务。
- 人民健康APP
- 人民好医生APP
热门点击排行榜
联系我们
人民健康网微信 微信号:rmwjkpd 公众号:人民网健康 |
人民健康网微博 微博昵称: 人民网健康卫生频道 |
电话:010-65367951 邮箱:health@people.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