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攀枝花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以国家胸痛中心为样本推动医院急诊急救水平

2020年12月21日10:33 来源:人民网-人民健康网

攀枝花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攀枝花学院附属医院)始建于1971年,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保健为一体的国家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全国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国家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医院,攀枝花学院直管附属医院、临床医学院。2016年,建成国家胸痛中心;2017年,获胸痛中心质控金奖,建成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2018年,被四川省卫生健康委评为“发挥信息优势”示范医院,建成国家高级卒中中心,被列为国家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单位;2019年,获批四川省市州首家互联网医院。

一、胸痛中心基本情况

攀枝花学院附属医院于2016年2月1日正式开始胸痛中心创建工作,并于2016年11月正式通过中国胸痛中心认证,成为国家级胸痛中心,同时也是攀西地区首家通过国家胸痛中心认证的医疗机构。国家级胸痛中心的建立,是提升我院医疗质量,推进多学科合作,推动医院急诊急救水平的重要举措。2017年,以表彰"速度最快、质量最好、死亡率最低"的胸痛中心,我院胸痛中心获全国质控金奖。

攀枝花学院附属医院胸痛中心通过“开通救治绿色通道+信息技术”的组合,让胸痛患者的救治流程向前延伸,压缩中间环节,院外院内患者救治的无缝对接,为胸痛患者开通24小时急救热线,搭起了一条“救心高速路”。

攀大附院胸痛中心现有医务人员56人,其中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6名,目前开放病床70张,其中CCU病床6张。开展了冠脉介入、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复杂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治疗、先心介入封堵、外周血管介入治疗等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每年完成各类介入手术近1000例,配备有飞利浦平板血管造影机、24导电生理仪、食道调拨仪、除颤仪、心电监护中央站、心电图机、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呼吸机、转运呼吸机、心肺复苏机、扁鹊飞救胸痛远程心电传输系统等医疗设备。导管室、双源CT“心肺三联扫描”24小时随时开启,配备有救护车5辆,车上装备配备齐全,GPS实时定位、车载视频实时传输系统,开辟急危重症绿色通道,确保急性心梗等急危重症得到及时救治。

二、做法成效

(一)多学科团队协作,建立胸痛区域救治体系。

攀枝花学院附属医院胸痛中心以急诊科为窗口,ICU为平台,心内科为依托,整合急诊科、心内科、胸外科、呼吸科、消化科、ICU、检验科、放射科、超声科等多个科室,并与攀枝花市120急救中心以及周边协作医疗单位建立密切合作关系,建成具有急诊PCI以及主动脉夹层、肺动脉栓塞救治能力的区域协同救治网络。我院已与攀枝花市东区、米易、盐边、德昌、会理等地的八家基层医院和三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订相关协议,建立起区域协同快速救治体系,他们一旦遇到胸痛病人,经过筛查如须行急诊PCI,使用微信平台或实时传输系统,与我院胸痛中心联系,使急性心梗等急危重症得到及时救治。

(二)发挥互联网优势,建立区域救治网络。

攀枝花学院附属医院胸痛中心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建立攀西地区急性胸痛区域协同救治网络:1. 建立攀枝花学院附属医院胸痛心电微信群(目前已有500名群成员)和攀枝花学院附属医院胸痛中心微信群(目前已有311名群成员),其中涵括攀西地区各基层医院,通过微信群对于各网络医院疑难心电图及疑难病例进行讨论学习,对各网络医院急性胸痛患者的甄别及有急诊手术指征患者的治疗指导及转运衔接。2.建立远程心电网络:引进国内应用较为成熟的“扁鹊飞救系统”,并与120指挥中心签署胸痛中心合作协议,利用120指挥中心信息化平台,实现救护车远程实时传输患者相关生命体征指标及心电图至我院胸痛中心,指导院前急救用药及提前做好应对措施。现通过扁鹊飞救系统与我院连接的网络医院达到13家(德昌县医院、德昌县中医院、米易县医院、米易县中医院、十九冶医院、盐边县第二人民医院、会理县医院、会东县人民医院、木里县人民医院、永仁县人民医院、攀枝花市铁路医院、盐源县医院、攀枝花市第二人民医院),社区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12家(炳三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红星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会理鹿厂社区服务中心等)。3.建立了远程医疗会诊系统,对网络医院疑难、复杂病例进行远程会诊和指导。

(三)优势资源下沉,助力基层医院建设。

2017年7月15日,以我院胸痛中心为中心,成立了攀西地区胸痛中心联盟,通过合作协议形式与7家县级以上医院(米易县医院、十九冶医院、攀枝花市第二人民医院、德昌县医院、会理县医院、会东县人民医院、凉山洲中西医结合医院)签定帮扶协议,联盟成员单位由攀枝花学院附属医院帮助进行胸痛中心建设,形成符合国家基层胸痛中心建设标准的涵盖院前、院内以及出院后一体化、无缝衔接的急性胸痛救治体系,接受我院胸痛中心的指导,同时帮助开展胸痛中心质控、培训、合作、学术交流等活动,实现区域医疗中心与基层医疗机构双向转诊、协同救治的机制及流程,积极救治高危胸痛患者,同时科学合理分流低危病人,从而全面提高区域内胸痛救治水平,改善胸痛患者的救治质量及预后。攀西地区胸痛中心联盟成立后,先后邀请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成都市三院和成都军区总院的专家,举办了两期攀西地区胸痛中心联盟学术活动,内容包括急性胸痛诊治相关知识、胸痛中心时间轴管理、基层胸痛中心认证标准解读等,培训对象包括攀西地区各级医院相关医务人员,还包括四川、云南、重庆部分基层医院代表。

通过胸痛中心建设、胸痛知识宣教、培训、流程改进等措施,提升医务人员特别是基层医务人员、广大群众对胸痛、急性心肌梗死的认识,规范了胸痛患者的诊治流程,缩短了心肌梗死患者血管再通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通过胸痛中心救治体系的建设,我院每月为基层提供免费心电诊断1000余人次,识别、指导抢救疑难重症胸痛患者100余人次,心梗患者抢救成功率明显提高,逐步形成涵盖院前、院内以及出院后一体化、无缝衔接的急性胸痛救治体系。

(四)优化救治流程,提升急诊急救服务水平。

以往的急性胸痛治疗,从拨打120,到院前急救,再到进入医院、挂号、检查、缴费、手术,中间任何一个环节稍有耽搁,都会直接影响抢救结果。

攀大附院胸痛中心可以让胸痛患者直接绕过急诊,做到“患者未到,信息先至,多方协同,共同施救”。胸痛中心引进扁鹊飞救系统,该系统可以将抢救现场的生命体征视频通过4G卫星通信技术传到医疗信息云平台,胸痛中心医生就能够通过手机、电脑、大屏幕显示等实时查看和了解患者的病情,并及时指导,实施救治,真正实现“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为争分夺秒抢救患者,攀大附院胸痛中心医护人员24小时待命,绿色通道24小时畅通,随时对患者大开“救心之门”。同时,该中心在患者入院前开始手术前的准备,并实行“先抢救后收费”。患者一到医院即直接送到导管室进行治疗,为抢救患者赢得宝贵时间,提高患者的治愈率,改善了心肌梗死患者的生存质量。

攀大附院胸痛中心通过严格的流程和现代化的管理措施,整合医院各科室的技术力量,使胸痛的患者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最及时和规范的诊断治疗,从筹建到通过,胸痛中心各项医疗质量指标明显提高,如经网络医院转入的ACS患者绕行急诊科、CCU直接进入导管室的比例大大提高,D-to-B时间、FMC-to-B时间显著缩短 ,达到了减少误诊和漏诊及过度治疗,以改善患者临床预后的目的。

以国家胸痛中心为样本建设标准化的胸痛中心,通过整合院前急救系统与院内绿色通道,发挥院内以心内科、急诊科、医学影像科等多学科协作的优势,采用快速、标准化的诊断方案,可以为胸痛患者提供更快、更准确的评估,提供更及时、规范的诊断治疗,减少误诊、漏诊及过度治疗,显著降低胸痛确诊时间、降低STEMI再灌注治疗时间、缩短住院时间,改善与患者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和提升医院急诊急救水平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攀枝花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供稿 案例号:183104627)

(责编:许心怡、孙博洋)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