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云会:改善医疗服务是一个永远在路上的话题
8月22日,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与辽宁省卫生健康委共同指导,人民网·人民健康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联合主办的“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20全国宣讲会——辽宁站”在沈阳举行。活动期间,人民网·人民健康对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常务副院长刘云会展开了专访,刘云会对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在改善医疗服务行动中取得的成果以及案例进行了分享。
刘云会表示,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提出的初衷是为了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就医流程复杂等问题。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从这个角度出发,积极响应行动计划,努力提高患者的就医感受。据了解,该院关于改善医疗服务选定了十个方向、设定了十个题目、形成了十个案例。刘云会举例说,其中一个案例是改善急诊的服务流程,具体内容为打造50米半径的就医“服务圈”,患者从挂号、看诊、缴费、取药、检查,所有流程都是在50米半径的范围内完成的,从而避免患者到处奔波。
另据刘云会介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为了完成改善急诊服务流程这项任务,把急诊的药房、划价收费以及检查都建在了一个平层上。根据调研发现,该案例推行后,患者的就医感受良好。据了解,该院50米半径就医“服务圈”的案例在当年的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优秀案例的评选中,从90余家参赛单位中脱颖而出,并被向全国推广。
关于该院的智慧化建设工作刘云会介绍到,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的智慧化建设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是智慧医疗建设,要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为患者提供高水平的医疗服务。其次是智慧服务建设,主要指对于医生的管理。第三是智慧管理建设,覆盖医院管理的方方面面。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的智慧化建设起步较早、成果较好。据刘云会介绍,二十多年前该院已陆续开展智慧化建设,如今已成为我国信息化建设7级的医院之一。2019年3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中将信息化建设的新目标从7级提高为8级,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也随之展开了新的部署与规划,争取早日达到信息化建设8级。
“信息化建设不是单纯的实现信息化,而是要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实现就医流程更合理,就医效率更高,工作流程更流畅等实质性目标。”刘云会表示,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下一步将继续推进智慧医院的建设,其中包括对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以及物联网管理系统的深入探索。
“比如在医疗废物处理方面,通过追踪、承重、扫码,可以实现对其溯源及追踪,避免医疗废物流到社会上去;再比如在医药储藏方面,将冰箱报警系统以及人脸识别系统在5G互联网状态下互联互通,进一步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以及运转效率。”刘云会说到。
- 人民健康APP
人民好医生APP
热门点击排行榜
联系我们
人民健康网微信 微信号:rmwjkpd 公众号:人民网健康 |
人民健康网微博 微博昵称: 人民网健康卫生频道 |
电话:010-65367951 邮箱:health@people.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