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病治病 守护生命【4】
一项研究,推动健康行动
本报记者 王君平 刘梦丹
糖尿病能不能预防?很多年前,全世界都没有答案。1986年,“大庆糖尿病预防研究”率先破冰,研究的发起者是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科潘孝仁、李光伟等人。
6年的研究成果和20余年的随访结果,先后发表在《柳叶刀》等国际权威杂志上,不仅在世界上第一次证明了简单的生活干预方式,能够显著减少糖尿病高危人群发病率,在后续的研究中还证明生活干预方式对糖尿病的长期预防作用。“大庆研究”在后来美国、芬兰、印度、日本多个国家进行的类似研究中得到证实。生活干预方式对于全世界预防糖尿病都有效,“大庆研究”在世界糖尿病研究的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我国居民疾病谱不断发生变化。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四类慢性病严重危害人民健康。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我国开始建设中国居民死因监测和肿瘤登记报告系统,1980年开始建设国家综合疾病监测系统。2005年开始,中央财政支持各地实施慢性病防治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开展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早期筛查早诊早治。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累计筛查370万高危人群,心脑血管疾病筛查和干预项目累计筛查1121万人、检出高危人群219万人、干预243万人。探索防治管理模式,形成适宜技术,一张覆盖城乡慢病的防控网正在织就。截至2018年,我国共建成365个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覆盖2610个县区。
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健康中国行动组织实施和考核方案》,国家层面成立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并印发《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聚焦当前影响人民群众健康的主要问题和重点疾病,突出健康促进和动员倡导,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绘就了“路线图”。
《 人民日报 》( 2019年09月23日 11 版)
![]() |
- 人民健康APP
人民好医生APP
热门点击排行榜
联系我们
人民健康网微信 微信号:rmwjkpd 公众号:人民网健康 |
人民健康网微博 微博昵称: 人民网健康卫生频道 |
电话:010-65367951 邮箱:health@people.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