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盘点2018年最受关注的10大养生方式【7】

对照看看你做对了吗?

2019年01月07日08:09 来源:人民网-人民健康网
 

【健脾】

“脾胃为后天之本”,养好了脾胃,身体才有健康的本钱。中医认为,胃气主降,脾气主升,通过升降有序的运化,将水谷精气输布到全身各处,滋养机体。所以,调养脾胃的关键是使其符合脏腑气机的变化规律。

单举手臂调脾胃

单举手臂对脾胃有很好的调节作用,这个动作源于八段锦,在宋代的时候就已流传于世。具体做法是:自然站立,两膝微微弯曲,两手捧在小腹前,掌心向上;然后左手翻掌经过胸前往上举,右手翻掌向右胯旁下按,两掌一上一下撑开,同时两腿站直,把整个身体拉伸开;略停两秒后,两手原路返回,重新合于小腹前,全身放松;然后换为单举右手,重复30次。

别看这个动作简单,想做到位还需体会内劲儿,即手臂上举时缓缓吸气,小腹微收,单臂上举至头顶时,力达掌根,感受撑天拄地的劲力,使身体对拉拔长;手臂下落时慢慢呼气,小腹微松,尽可能地呼尽体内浊气。

通过两臂上下撑开,带动躯干的拉伸,同时配合细匀深长的腹式呼吸,相当于给脾胃做了一次柔和的按摩。躯干有规律地一松一紧,可以刺激循行于胸、腹、斜肋部的脾经和胃经等相关经络,从而起到调理脾胃的作用。

按三脘 健脾和胃很舒服

暴饮暴食、过食辛辣生冷都会令胃不舒服,如果是轻度不适,大家不妨按摩上脘、中脘、下脘三个穴位,有健脾和胃作用。

上脘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5寸处。按摩此穴可改善胃痛、呕吐、反胃、腹胀、腹痛等症状。

中脘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脐上4寸处,是手太阳、少阳、足阳明、任脉的交会穴。按摩此穴主要用于缓解消化道疾病,尤其是胃、十二指肠疾病,可改善胃痛、胃酸多、恶心呕吐、消化不良、腹胀等症状。

下脘穴。它距离脾胃很近,在前正中线、脐上2寸处。按摩下脘穴偏重于缓解小肠、脾不运化所导致的疾病,如腹胀、腹痛、消化不良、肠鸣等。

按摩“三脘”时用大拇指,以自己能接受的力度顺时针、逆时针交替按揉,每次5~10分钟。如果按摩“三脘”配合足三里穴(腿弯曲时可以看到膝关节外侧有一块高出皮肤的小骨头,这就是外膝眼,从外膝眼直下四横指处),可事半功倍。用大拇指或中指按压,每次5分钟,感觉有酸胀、发热感即可。

琼玉膏补虚健脾

“琼玉膏”出自宋代《洪氏集验方》,其中记载它能使“五脏盈溢,髓实血满,发白变黑,返老还童,行如奔马,日进数食,关通强记,日诵万言,神识高迈,夜无梦想”。该方虽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但我们在家亦可自己制作。

取地黄4斤、人参6两、白蜜2斤、茯苓1斤。地黄加水没过药面5厘米,浸泡30分钟左右;第一次开锅后,转小火煎煮40分钟,倒出药汁,适量补水,第二次开锅后,小火煎煮30分钟,合并两次药汁;浓缩药汁,使其变稠厚。人参和茯苓磨成粉,倒入药汁。将蜂蜜加热炼成老蜜,颜色深黄,有牛眼泡即可。地黄液与人参液合并浓缩,用铲子不断搅拌至较黏稠时,加入炼蜜继续加热,最好能达到拿起铲子,膏体可挂在边缘成三角形的状态。保存备用,一天10克,胃弱者用温水化开服用。

本膏方中,生地黄清热生津、滋阴养血,主治阴虚发热、消渴、吐血、流鼻血、血崩、阴伤便秘等症状,为君药;白蜜养肺润燥为臣药;人参补脾益气;茯苓除补脾益气还可化痰,以消肺失输布所聚之痰,有辅助生地黄的作用。诸药合用,有滋阴润肺、益气补脾的功效,适合老年肾阴不足、脾虚者,也可作为中老年人平时的保健食品。

这些食物利于养胃健脾

一、枸杞玉米五彩羹

玉米是粗粮中的保健佳品,它的纤维含量很高,可以刺激肠蠕动、加速粪便排泄,是降低血脂、治疗便秘,养颜美容、防止肠癌的最佳食物。玉米有利尿降压作用。胡萝卜维生素A含量很高,能促进机体正常生长繁殖、防止呼吸道感染、保护视力、有防癌抗癌的作用。

制作方法:将枸杞子洗净泡软,菠萝,胡萝卜去皮,切丁,玉米粒、豌豆清洗干净、锅中加入清水适量,下入玉米粒、甜豌豆煮熟、再放入燕麦片煮开,出锅时,放入菠萝粒。

二、南瓜小米红豆粥

制作方法:将老南瓜洗净切细,大、小米淘净煮粥,沸时放入南瓜,至粥熟。

功效:粥乃人间第一保健品,容易被消化吸收,此粥润五脏、补气血,特别适合脾胃虚弱的老年人。可以在粥里加一些同为温性的红豆,能起到暖胃之效。

三、拔丝地瓜

材料:地瓜500克;白糖150克,清水100克,香油30克,花生油1000克。

制作方法:地瓜洗净去皮,切成滚刀块、勺内加花生油烧至90℃时,把地瓜块放入油内炸熟透至色泽金黄色时捞出控油、勺刷净加清水、白糖,用慢火熬糖,从水大泡变成水小泡;从糖大泡变成糖小泡至浓稠变色时,倒入炸好的地瓜离勺、颠勺,使糖液完全沾在地瓜上、倒入抹过香油的盘内,上桌的时候要上碗白水,沾着吃,才不沾牙。

四、栗子燕麦炖排骨

材料:栗子肉50g、燕麦50g、红豆25g、排骨150g、生姜适量(2人量)。

制作方法:栗子去壳去皮(栗子肉表面的绒毛皮可用开水泡发后去除),燕麦米、红豆洗净(可提前用清水泡发1小时),排骨洗净切块并汆水去掉血污,在炖盅加入800ml清水,将以上食物全部放入炖盅,武火炖开后改文火继续炖1小时,最后调味食用。

五、四神乳鸽汤

材料:鲜淮山200克,芡实30克(鲜品100克),云苓30克,莲子50克,乳鸽2只,瘦肉100克,生姜数片(3~4人量)。 制作方法:将鲜淮山削皮洗净、切段;冲洗并浸泡芡实、云苓、莲子;斩杀乳鸽并洗净、斩块;将瘦肉洗净切块;乳鸽及瘦肉飞水。汤煲内加水1500毫升,将所有食材加入煲内,武火滚15分钟后改文火煲45分钟,添加食盐调味即可。 六、红参莲子猪肚汤 材料:猪肚1个、猪胰脏1条、莲子100克、红参片5克、陈皮3克、香菇6朵。

制作方法:先将猪肚用生粉、花生油处理,清洗干净;猪胰脏洗净,切块;莲子去心;陈皮用水泡软,切丝;香菇浸泡1小时,清洗干净。然后将猪胰脏、红参、莲子、香菇、陈皮装进猪肚内,用竹签将切口封紧,置于砂锅内,加入清水2升、白酒少许,小火煮一个半小时,取出猪肚切块,一同倒回汤中煮沸,调味即可。

六、淮山栗子猪肚汤

材料(3人~4人份):去皮栗子100克、鲜淮山150克、新鲜猪肚1个、瘦肉100克、红枣8个、生姜5片。

制作方法:材料洗净,淮山削皮切块,红枣去核,瘦肉切块、用剪刀剪去猪肚上的肥油,再剪开猪肚放锅内焯水,捞出后用刀刮干净肚面上残留的油脂,水冲洗一遍、加入生粉、食盐,大力揉搓猪肚约5分钟后冲洗干净,重复2次~3次,待猪肚无异味切成条备用、汤锅中加适量清水煮沸,放入所有材料,武火煮开后转文火煮1小时~1.5小时,食用前调味即可。

(责编:蔡熊更、权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