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国家心血管病专业质控中心2018年度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2018年12月03日17:00 来源:人民网-人民健康网

11月30日,国家心血管病专业质控中心年度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局长张宗久,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院长胡盛寿院士,北部战区总医院韩雅玲院士,以及来自全国心血管病各专业质控领域的200余位专家参加会议。会议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副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副院长郑哲教授主持。

张宗久局长讲话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局长张宗久表示,召开本次年度质控会议,对切实做好质控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质控是一个大课题,它关系到我们科技的、临床的、技术的进步。”针对医疗质控工作的开展,张宗久提出三个关键点:一是医疗质量要用参比来衡量,加入到质量系统的医院称为受控医院,而未参加的称为失控,应形成医疗机构质控参比体系,通过比较医疗机构间的数据结果来提升整体医疗质量;二是医疗质量管理需进一步提升基层,推动基层医疗机构技术普及、能力提升以及更好地落实分级诊疗。三是注重指南的制定、选择、比较和更新,提升全系统的同质化水平。“国家心血管病专业质控中心现在收集质控相关的数据,关乎到大家的整体质量控制。数据不参比是没有用的,把数据拿出来跟别人比较,才能知道你跟别人做的体系是不是很好的看齐。”张宗久强调。

胡盛寿院士致欢迎辞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院长胡盛寿院士表示,要以客观审视的态度看待心血管专业在未来发展所面临的问题,牢记使命,积极推进医疗质量改善。医疗质量不仅是我们专业发展的要求,也是国家层面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效率的要求,提升我们专业的医疗质量,对医疗费用的控制、降低国家、社会和家庭因心血管疾病造成的负担将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

我国的医疗质控工作如何落地?胡盛寿指出,国家卫生健康委主管部门的政策指导是方向,建立高质、高效、可操作的技术服务平台是关键,基于数据反馈不断完善质控体系是路径,全体从业人员的共识和积极参与是根本保证。我们建立的体系最重要的是建立一个平台,让所有从业人员能够认识自己,能够基于数据进行自我审视和自我纠错,能够不断改进。

韩雅玲院士进行冠心病质控工作报告

会议第二部分,韩雅玲院士、马长生教授、张健教授、蔡军教授、郑哲教授、舒畅教授、潘湘斌教授、吕滨教授分别代表国家心血管病专业质控中心各专家工作组总结了一年的质控工作进展和明年的质控计划,表明在第一年良好开始的情况下,将继续努力,加强质控工作的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开展。会议第三部分,分内科、外科两组分别讨论和交流如何做好质控工作。与会专家就各专业质控共同存在的问题、工作方向和工作方案展开热烈讨论,就加强质控力度、完善质控数据收集与上报体系、提高质控数据质量、完善心血管病医疗质量反馈体系、建立与整合省级质控中心等方面提出宝贵建议。

据悉,2017年11月,为加强心血管病专业医疗质量管理,实现我国心血管病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持续改进,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受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委托,承担国家级心血管病医疗质量控制工作,胡盛寿院士担任国家心血管病专业质控中心主任。自成立起,国家心血管病专业质控中心积极推动质控工作的开展,成立专家委员会,设立高血压、冠心病、房颤、心力衰竭、心外科、血管外科、心血管影像等专家工作组。协同全国200余位心血管病专家,制定心血管病专业10个病种/技术医疗质量评价指标,建立国家心血管病质控网络平台,编写完成《国家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报告》心血管病专业部分,编写2018年心血管病质量报告。一年来,基本形成了集高血压、冠心病、房颤、心力衰竭、心外科、血管外科、心血管影像为一体的全国心血管病质控体系。本次会议旨在总结国家心血管病专业质控中心一年来的工作进展,讨论并制定下一年工作计划,进一步明确质控中心发展方向,推动心血管病各专业、各地区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 

(责编:崔元苑、许心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