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生娃意愿屡降低 全球各地操碎心【2】

袁晔

2018年08月23日07:43 来源:北京青年报

西班牙

生娃可每年少纳个税1200欧

经济不景气或成“低生育”原因

放眼全球,针对男女夫妇提供生育奖励的政策并不少见。但在西班牙,为了鼓励育龄女性生育,这一政策扩大到了女同性恋和单身女性。

近日,西班牙政府出台的新政宣布,政府将恢复为想要做母亲的女同性恋和单身女性提供免费的生育治疗,这笔费用包括人工授精、试管婴儿等。根据西班牙卫生部的现行标准规定,凡提供不孕证明或“诊所诊断书”者可以得到生育援助金。不过在这之前,这些政策优先针对男女夫妇。

如今这项政策进一步放开,可见政府对于低生育率的担忧。

数据显示,近年来,西班牙的人口数量以及生育率都在下降。2016年,西班牙有4600多万人,可按照西班牙的人口降低速度,在15年内,将减少20万人。到2050年,西班牙的人口数量应为4480万人。更糟糕的是,相关资料显示,从2008年金融危机开始,西班牙处在生育年龄的青壮年人口,就一直在持续减少。照此趋势,从2008年到2023年,同样也是15年内,处于25岁到40岁之间的西班牙人口将降低40%。此外,西班牙育龄妇女生孩子的数量也在减少。以前平均都在两个以上,可现在只有1.3个。

早在2011年,西班牙税务局就推出了新生儿及产妇产假及补助办法。新妈妈们每月可获得个人所得税抵扣100欧元,申请成功后税务局将每月“发放奶粉钱”直至小孩三周岁为止。这项税务局补助是一个“提前减税”的优惠,也就是说,如果在小孩出生后没有及时申请,那么在第二年申报个人所得税时,还可以申请一次性退款。目前的政策是每年可抵扣1200欧元的个人所得税。

去年,面对严峻的人口形势,埃德尔米罗·巴雷拉临危受命,接受了西班牙总理大臣马里亚诺·拉霍伊的重托。这位被戏称为“性大臣”的官员,主要的工作内容就是鼓励人们更积极地实施“造人计划”。西班牙政府希望以此提振不断下滑的生育率。

但现在看来,西班牙的“性大臣”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改变西班牙“不孕不育”的状态。在埃德尔米罗·巴雷拉看来,失业率、经济不景气、年轻人断层无疑是导致低生育率的主要原因之一,但也与性别平等、儿童保育、以及对工作和婚姻的态度有关。

有趣的是,2017年尽管西班牙人口自然增长率在下降,但总人口却略有增长。原来,虽然本国居民不太热衷于生育,但由于移民涌入,因而总人口数量得到维持。数据显示,2017年西班牙注册外国人的数量472万人,较上年增长了3.2%,这其中有六成移民来自欧盟以外的国家,还有四成来自欧盟内国家。在非欧盟国家中,摩洛哥人和罗马尼亚人对西班牙显得情有独钟,成为最大的欧盟外移民源。

非洲

生娃容易养娃难

生育率和夭折率呈“双高”态势

放眼世界,如果说全球哪个地方的人对于生孩子还带有极大的热情,广袤的非洲大陆似乎是这样一片“热土”。

对于许多中国爸妈来说,“生娃容易养娃难”可能是由于焦虑和烧钱引发的抱怨,可在非洲很多地区,连干净的饮用水和充足的食物都尚且无法保证,“生娃容易养娃难”就是一句勒紧裤腰带的无奈了。

从《世界概况》公布的数据上看,全球生育率最高的10个国家中,9个来自于非洲。这其中排在前三位的国家分别是包括尼日尔、安哥拉和马里。在非洲的很多地方,人口出生率都在6以上,也就是说,平均每个妇女要生育6个以上的孩子。

但是即使这样,非洲的人口数量并不像我们想象得那样庞大。究其原因,就是这里的人口死亡率也居高不下。在2017年联合国公布的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名单中非洲国家就有34个。

据《美国之音》今年年初的一份报道显示,尽管非洲儿童健康状况总体上有所改善,但西非和中非每年的婴儿死亡率仍是高得吓人。一位在当地提供医疗援助的外籍医生在目睹当地婴儿生活糟糕的状况和新生儿的高死亡率后,称这是“隐藏的悲剧”。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一份报告中称,西非和中非的婴儿在出生一个月内死亡的概率是日本或冰岛的50倍。另外,该地区每16名婴儿中就有一个会在一个月内死亡,其中大多是由于早产、劳力并发症,或感染引起的死亡。

在非洲,恶劣的自然环境是导致疾病高发的重要原因。疟疾、霍乱、登革热、黄热病等传染病高发。而这些病症高发的背后也折射出当地饮食和饮水卫生状况令人堪忧。再加上战乱和贫穷,这些非洲国家的孕妇很少能负担得起高额的住院治疗费用。

此外,非洲人重男轻女的观念依然严重,这也就导致了很多女婴被遗弃。女性地位不高,在很多地区被当成生儿育女的工具。如此看来,单纯的生育率并不能决定人口数量,如何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消除养娃的后顾之忧,也许是非洲亟待解决的问题。

香港

房价水涨船高

难以“想生就生”

今年6月,一项由香港妇女发展联合会发起的调查显示,在参与调查的800多名香港人当中,只有47%的民众愿意生小孩。调查对象表示,买房贵买房难是影响他们生育意愿的首要原因。高额的房价压力与随之而来的育儿压力叠加,让香港人难以“想生就生”。

为了提升民众的生育意愿,香港政府也可谓煞费苦心。通过延长男士陪产假,为妈妈们提供方便舒适的工作环境、发放育儿津贴等。不过尽管政府想方设法,可香港人对于生孩子这件事依然热情不高。据美国中央情报局发布的《世界概况》,去年全香港的生育率仅为1.19,排世界第四低,而根据香港官方审计署的数据,这一数据甚至更低,仅为1.13。要知道,这一数据显示的是一位女性一生平均生孩子的数量。

香港劳工与福利局局长黄国基表示,如果不算赴港生子的内地女性和他们的香港配偶,同时除去本港外籍家庭佣工,这一数字可能更低。因为每年大约有5000至6000位来自中国大陆的妈妈会嫁给香港永久居民,外籍佣工的数量在38万人左右,这其中女性为主。

从2013年至2017年,在香港出生的婴儿数量在56500到62300之间摇摆。和内地面临的同样问题是,养孩子很烧钱。过往的研究显示,高房价以及育儿方面的高额支出,是香港人生育意愿下降的主要原因。

根据香港劳动法规定,女性劳动者有权享受长达10周的连续产假。在这期间,妈妈们依然可以拿到80%的薪水,前提条件是,她在开始休假前,已经在这家公司工作超过40周。新手爸爸也有3天的产假,而且政府正在提议将这一假期延长到5天。

不过,10周的产假或许确实不算长。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建议,合适的产假应不少于14周。香港劳工与福利局表示,政府并不打算大肆干预每个家庭的生育意愿。但是,政府认为,诸如为打算和已经成为爸妈的家庭提供足够友好舒适的工作环境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符合香港社会的整体利益。

(责编:许晓华、杨迪)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