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科研遇见“流量”,专业严谨须排首位

王潇雨

2018年05月14日08:13 来源:健康报网

  《重磅!美国癌症疫苗研发成功,彻底根治率达97%》,日前这篇文章刷爆微信朋友圈,阅读量分分钟超过10万。“其实,这项研究成果更准确的表述是:癌症疫苗在动物模型身上效果挺好,几十只小鼠身上的一点点小肿瘤消失了。”杜克大学分子癌症生物学博士李治中直言,“但这样的标题根本没人读,更没法达到自媒体追求的‘10万+’。”

  李治中介绍,这篇论文发表在《科学》子刊《科学转化医学》杂志上,而且来自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斯坦福大学罗纳德·征费的实验室。这项研究提出的“OX40抗体配合免疫刺激剂”的局部疫苗注射方法,值得专业科研人员仔细品味。

  但研究是在小鼠身上进行的,人和鼠的癌细胞、免疫系统都不同。李治中解释说,比如有些药物能激活老鼠免疫,但对人效果很差;有时抗癌药能杀死老鼠100%的癌细胞,到人体只能杀死90%,残余的癌细胞导致肿瘤复发或耐药;而且人体肿瘤比小鼠的大很多,很多抗癌药物很难渗透到大肿瘤里面去,而且大肿瘤内部能形成强抑制环境,让免疫细胞无法下手。

  “该研究最大的意义在于证明了小肿瘤更好治的事实,这也是支撑肿瘤早筛的最重要原因。如果能开发新技术,比如敏感和特异的液体活检,在肿瘤只有豌豆大小的时候就发现并下手,那未来真的很有可能像治愈老鼠一样治愈人类了。”李治中说。

  去年年底,百年老药双硫仑抗癌活性的机制研究也遭遇了同样的尴尬。“《自然》惊爆:发现廉价抗癌神药,死亡率极大降低!医学界炸锅了……”这样标题的文章也一度活跃在不少微信公众号上。

  事实上,据文章介绍,研究小组发现双硫仑在机体内的代谢产物会与铜离子结合形成有活性的抗癌复合物,这种复合物可与p97-NPL4通路中的NPL4蛋白牢固结合,使癌细胞内积累大量的残次蛋白,最终诱导癌细胞的凋亡。研究同时验证了双硫仑的抗癌活性,发现双硫仑的确可以显著抑制乳腺癌以及黑色素瘤细胞在小鼠体内的生长,大大延长了小鼠的生存期。

  “是否真能治疗肿瘤还要等临床试验结果出来后才知道,目前只是研究者发现这个药物治疗肿瘤的潜在应用可能以及作用机制。”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课题负责人之一朱孝峰如是说。

  权威期刊《细胞》《自然》《科学》业内简称“CNS”,每周都有与上述案例类似的发现和进展,而这些研究往往都在基础领域,能不能落地临床必须依据试验说话。

  “做癌症研究的科学家,都治愈过很多患癌的老鼠。99%以上这样的研究,一旦上到人体就挂掉了。”李治中说,“如果大众看到这篇文章的兴奋度是100的话,研究癌症免疫的科研人员兴奋度应该是30,在药厂工作的人兴奋度恐怕只有5。因为离人体临床成功还很远很远。实话说,药厂的研发人员越来越少看这些文章。”

  “并不是科学家要炒作,这是典型的媒体传播问题,这一现象在新媒体领域更明显,涉及专业问题,容易夸大其词。”清华大学医学中心细胞治疗研究所所长张明徽教授直言,这与媒体的商业化运营有很大关系,为了吸引眼球,获得点击量、粉丝数,甚至一些传统媒体的新媒体平台也出现过这种问题。对于为追求流量而故意失实报道的行为,应有相应的惩罚机制。对这类文章,读者也有义务进行监督举报并拒绝转发。

  在媒介传播领域,医学科技的门槛相对较高。如何把专业问题“翻译”成公众能听懂的通俗语言,需要具备医学和传播学的知识。李治中网名“菠萝”,是研究癌症的科研人员,也是癌症科普领域的网红。在他看来,专业研究者要训练文笔,积极加入科普传播的行列;媒体工作者要学习专业知识,提高科学素养。“这一点,要向欧美的记者学习,他们在很多专业题目的报道中,表现得非常专业。很多研究成果需要加很多限定性的词语,如果想当然地删除,很容易变成‘标题党’,最起码撰写的文章应请专家进行核实。”

(责编:李轶群、许晓华)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