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频繁便血便秘?可能患有肠癌!

2018年05月03日08:47 来源:南方日报

近日,笔者从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获悉,广东省2017年肿瘤登记地区监测数据显示,广东省肿瘤登记地区每10万户籍人口中,有273人被诊断患有恶性肿瘤,162人死于恶性肿瘤。省疾控中心专家表示,根据广东省部分地区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流行情况,提示结直肠癌、肝癌、鼻咽癌、上消化道癌(食管癌与胃癌)以及女性乳腺癌、宫颈癌等,是广东应重点防控的恶性肿瘤类型。

由于早期肠癌通常没有明显症状,我国的肠癌患者感到不适就诊时,往往已经发展到中晚期,这也导致了我国肠癌患者的死亡率居高不下。专家表示,如果频繁出现便血、腹泻便秘交替发生等症状,就要定期去做检查,及早确诊,在黄金时间接受治疗。

肠癌早期有这些症状

大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早期大肠癌可能无任何症状,一旦出现症状多为中晚期大肠癌,且癌瘤可发生在大肠的任何部位,所以在大肠癌初期的预防、发现及治疗等方面都存在极大困难。

数据显示,我国早期肠癌的检出率不足10%,每年有超过19万人死于肠癌。相关统计显示,广州人最高发的肿瘤中,大肠癌排第二位,仅次于肺癌,10万人中就有34人得大肠癌,发病率之高位居全国之首。更可怕的是,由于早期通常没有明确症状,我国的肠癌患者感到不适就诊时,往往已经发展到中晚期,仅8.7%的人能早期诊断,这也导致了我国肠癌患者的死亡率居高不下。

专家表示,大肠癌早期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有自觉不适、消化不良、大便潜血等症状,但出现以下征兆要引起高度重视:

排便习惯改变。无缘由的排便习惯改变,包括感觉异常、频繁、不尽,粪便干、稀变化,一旦出现这些无原因的突然改变,请尽快到医院检查。

便血。通常表现为便中带暗红色血,且持续出现并逐渐增多,但往往被人们误认为是痔疮。大肠癌的便血,是持续性、少量并有黏液的,患者通常会便意频繁,但不是每次都会排便。而长时间的出血甚至会导致贫血症状发生。

腹泻、便秘交替发生。由于肿瘤处于肠道内,尤其是对于靠近肛门的患者来说,肠道狭窄,粪便不易通过,容易便秘,排出的粪便也较细,并且会有排不尽的感觉。同时,大肠为了促进粪便的排泄,会增加运动频率,导致腹泻。此时粪便通常呈水性,且有血液,排完后还有粪便残留的感觉。

腹痛。与排便相关的腹部不适或隐痛。肠腔狭窄粪便通过受阻会导致阵发性的疼痛,多见于晚期,此时腹部会形成包块,或肠形可见,且伴有肠梗阻的表现。

直系亲属有肠癌史,要定期做检查

清远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彭铁立表示,我国属于胃癌高发国家,而大肠癌全世界发病率都很高,且有不断增高的趋势。胃肠肿瘤早期防治是国家高度重视的一个领域,近年来,清远市人民医院一直高度重视胃肠癌防治工作的开展。

目前我国大多数地方尚没有开展常规的大肠癌筛查,大肠癌发病率上升快,发病年龄逐渐年轻化。数据显示,我国大肠癌首诊患者仅8.7%为I期肿瘤,而美国有39%为I期肿瘤,中美在大肠癌的防控上有显著差距。从2001年到2010年九年时间里,美国实行癌症筛查后,大肠癌死亡率降低17.1%。

近年来,国内也开始重视大肠癌早期筛查。上海、天津、浙江、广州等省市已先后启动百万人群级别的筛查。以上海为例,2013年初启动了社区居民大肠癌筛查,在对73.8万上海居民筛查后,共发现大肠癌高危对象12.1万人,阳性率为16.4%;12099人接受肠镜检查,共检出大肠癌162例,其中早癌37例,同时还检出了腺瘤、息肉等癌前期病变1715例。

彭铁立表示,绝大部分大肠癌的发生都是从大肠息肉转变过来的,因此早期发现大肠息肉并进行内镜下切除,可大大降低大肠癌的发生率。大肠癌早期筛查意义重大,只要能早期发现,早期大肠癌的治愈率高达九成以上。

哪些人群要定期做检查?彭铁立表示,高危人群如超重、生活不规律、长期便秘、生活在结直肠癌高发区、直肠息肉患者、消化道肿瘤患者、女性生殖系统肿瘤患者、久病未愈的溃疡性结肠炎、直系亲属中有患大肠癌的人,均应定期进行肠镜检查,预防大肠癌的发生。

无创、方便、早筛查可较早发现肠癌

大肠癌有很多种筛查方法,目前最常见的方法包括结肠镜检查、粪便隐血筛查等等。

彭铁立介绍说,痔疮的病人经常有便血,但有部分病人可合并有大肠癌的发生,患者常常以为便血仅仅是因为痔疮引起,而未进行肠镜检查,导致这部分大肠癌患者未能得到早期诊断和治疗。据了解,目前广州、上海、天津、浙江等省市进行肠癌筛查,第一步均是采用粪便隐血筛查。

据了解,大肠癌早期筛查极为重要,目前唯一确信可以预防大肠癌的办法就是筛查和改变生活习惯。目前肠癌的常见检查方法中,肠镜筛查最为准确,但需提前行肠道准备,而且是侵入性检查,患者比较抗拒;大便隐血试验检查因无创、方便、便宜,被作为普遍的筛查手段,人群接受度高,然而,对肿瘤的筛查敏感度却不够。粪便基因筛查可谓兼具两者优点,不仅无创、方便,而且敏感度和特异性都很高,可较早发现肠癌。

肠癌粪便基因筛查项目是通过检测粪便中脱落的肿瘤细胞基因,从而早期发现大肠癌和癌前腺瘤。对于筛查发现的腺瘤行肠镜下微创切除,可以有效预防大肠癌的发生。粪便基因检测目前已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临床使用,并被写入美国早期大肠癌防治指南。

大肠癌一般发生于结直肠上皮组织中,先向肠腔内生长,在其生长过程中,不断地有肿瘤细胞脱落到肠腔内,并随着粪便排出。粪便中脱落的肿瘤细胞中含有特殊的成分,例如发生了突变和甲基化的人类基因,它们可以作为肿瘤标志物。粪便基因检测技术就是通过检测这些肿瘤标志物,来判断受检者是否可能患有大肠癌或者癌前腺瘤。对于不愿做或者无法耐受肠镜检查的人们来说,粪便基因检测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彭铁立表示,粪便基因筛查方法作为大肠癌的筛查手段有望弥补传统方法的不足,如果每3年用其对人群进行一次筛查,在3次筛查(9年)后有望能检测出绝大部分大肠癌和癌前腺瘤,达到大肠癌早诊早治,甚至是预防大肠癌发生的目标。在我国推广大肠癌粪便基因筛查产品有望降低大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拯救很多生命。

■延伸阅读

每10万户籍人口,

162人死于

恶性肿瘤

2017年,广东省疾控中心对12个肿瘤登记地区共1933万户籍人口开展肿瘤监测发现,每10万户籍人口有273人被诊断患有恶性肿瘤,162人死于恶性肿瘤。

肿瘤监测数据同时表明,对于男性而言,肺癌、肝癌、结直肠癌、鼻咽癌、前列腺癌、胃癌及食管癌是常见的新发恶性肿瘤,合计约占男性全部新发恶性肿瘤的70%;恶性肿瘤导致的死亡则以肺癌、肝癌、结直肠癌、鼻咽癌、胃癌、食管癌为主,合计约占男性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76%。

对于女性而言,常见的新发恶性肿瘤为乳腺癌、肺癌、结直肠癌、甲状腺癌、子宫颈癌及宫体癌,合计约占女性全部新发恶性肿瘤的64%;恶性肿瘤导致的死亡,则以肺癌、结直肠癌、肝癌、乳腺癌、胃癌、鼻咽癌、宫颈癌为主,合计约占女性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69%。

据省疾控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所所长许燕君主任医师介绍,这些肿瘤监测结果全部来源于我省12个肿瘤登记地区。“这12个肿瘤登记地区是以城市为主,且主要覆盖珠三角,所以上述恶性肿瘤流行水平和癌谱特征主要反映的是这些地区的实际情况。”许燕君说。她同时表示,随着将来粤东西北肿瘤登记覆盖面的进一步扩大、监测数据质量进一步提高,肿瘤登记监测结果将更加能呈现广东省的癌症流行全貌。

据悉,近年来广东省肿瘤登记监测网络覆盖面不断增大、监测数据质量逐年提高,2017年全省共有12个肿瘤登记地区肿瘤登记数据被国家2017年肿瘤登记年报收录;其中广州市、中山市、珠海市、江门市等4个肿瘤登记地区肿瘤发病数据被纳入《五大洲癌症发病》第XI卷,得到国际同行认可。

尽管监测数据反映的是局部地区情况,但疾控专家表示,综合考虑全国和我省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流行情况,监测结果仍然可以提示肺癌、结直肠癌、肝癌、鼻咽癌、上消化道癌以及女性乳腺癌、宫颈癌等是我省应重点防控的恶性肿瘤类型。

(责编:许心怡、杨迪)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