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关注结直肠癌——莫让“出路”受阻

杨柳

2018年04月20日08:32 来源:中国医药报

  近年来,结直肠癌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尤其在大城市。据国家癌症中心数据显示,男性结直肠癌发病率居各种癌症发病率的第4位,而在女性中仅次于乳腺癌和肺癌,高居第3位。最近十年以来,我国居民吃得好、动得少,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也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高危因素:饮食结构不合理

  结直肠癌俗称大肠癌,患者发病年龄大都在50岁以上。其致病原因还不是特别明确。“目前国内外研究一般认为结直肠癌的发生与膳食结构不合理有着密切关系,高能量、高脂肪、果蔬类少的饮食结构为高危因素。由于这种饮食结构的人肠道内缺乏纤维素,常导致排便不畅。如果粪便没有及时排出体外,一些有害物质在肠道内停留过久,被身体吸收后,就容易诱发结直肠癌。”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肿瘤科副主任医师何生奇表示。另外,有些慢性肠道疾病比如慢性肠道炎症也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可能相关,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会出现相应的症状,比如便秘、腹泻、肚子痛等,虽然这些慢性病癌变的可能性不大,但是也需要引起重视。因此大便习惯不好、经常便秘的人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要增加果蔬类的摄入量,有助于促进排便,有害物质也能够被人体及时排出。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副主任医师沈宁表示,通常认为以下几类食品可能会提高发生结直肠癌的风险:油炸类、烧烤类、腌制类、方便类、话梅蜜饯类,以及红肉和加工类肉,而富含纤维的食品则会有助于降低发生结直肠癌的风险。另外多运动也对降低结直肠癌的风险有所帮助。

  精准判断:分清症状莫混淆

  早期的结肠癌患者可能会出现肚子胀、肚子不舒服、消化不良的症状,或者伴有轻度的腹部隐痛,其中还有一个最重要的表现就是大便习惯、性状的改变,例如粪便含水量、粗细和大便频率等都会与以往不同。

  便血是直肠癌最主要的临床表现,因为直肠距离肛门较近,其附近供血丰富,一旦长了肿瘤组织易破溃出血。俗话说“十人九痔”,平时生活中人们出现便血的现象非常常见,一有便血很容易往“痔疮”上想,现实中就有不少直肠癌便血患者,早期一直被当作痔疮进行治疗。“总体来讲,痔疮的出血是鲜红色的,且伴有肛门局部疼痛、肛裂等情况,但是直肠癌的出血就不一样了,里面可能会含有一些坏死的组织并且混杂着白色的黏液。”何生奇指出,在医院进行肛门指检后一般就能够判断出患者的基本情况,或者需要检查一下肿瘤标记物是否升高,进一步确诊则需要进行肠镜检查。

  医生一般会建议年龄在40岁以上、超重、缺乏运动、爱喝酒、高脂肪高蛋白饮食的人群,去做肠镜检查,确定肠壁上是否有息肉存在。如果肠壁非常光滑,那么间隔两三年再做检查也问题不大;如果有息肉的话,有可能就要进行下一步的治疗或是筛查。很多结直肠癌都是由小的息肉或者腺瘤转化而来,比例约为70%~80%。结直肠癌的特点就是病程较长,从一个细胞发生恶变倾向再到长出肿瘤大约需要8~10年的时间,所以如果及时做了肠镜检查就能够做到早期诊断、早期处理。据介绍,美国正是通过推行肠镜检查,及时切除患者的息肉和腺瘤,从而降低了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积极防治:客观认识遵医嘱

  结直肠癌该怎么治疗呢?何生奇告诉记者:“大部分的治疗是以手术为主,同时还要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年龄以及病情特点来合理开展术前术后的辅助治疗及综合性治疗,比如放疗、化疗等。”如果做了肠镜检查后确定患有结直肠癌,则需要通过全身CT检查来确认是否有转移扩散,确定临床分期,进一步确定是否需要做手术,术前、术后怎么治疗。

  直肠癌手术是否保肛,一是看肿瘤所处的解剖位置,肿瘤位置距离肛门越远,保肛的概率就越大。反之,保肛概率就越低。除位置之外,还要看肿瘤本身的特点,如肿瘤的体量,肿瘤的浸润程度,是否累及周围脏器,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等。肿瘤体积越大、恶性程度越高,保肛的概率就会降低。反之,保肛的机会就会增加。

  结直肠癌的复发问题和患者初诊时的病理分期和治疗方式是否规范有很大关系,此外,也要看肿瘤的恶性程度如何,是不是属于容易复发的类型。“很多患者一听到结直肠癌复发了,就觉得天要塌下来了,其实没那么可怕。万一复发或者转移了,应该抓紧时间去医院治疗,不要放弃治疗,要努力去寻找更合适的方法对抗疾病。”何生奇强调。

  治疗之后,患者应在生活中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加强体育锻炼,并且按照医生的嘱咐定期复查和随诊。如果已经做了腹壁造口的患者,还应该及时去医院更换造口袋,防止并发症的产生。

  何生奇最后强调,想要预防结直肠癌,就要找到它产生的原因,虽然这些原因并不是百分之百的确定,但是结直肠癌属于所有癌症中与不良饮食习惯关系最密切的一个,所以大家在生活中一定要改变高脂肪、高热量和果蔬纤维少的饮食习惯,增加运动量,做到体重不超标。同时也可以考虑在治疗过程中,在医生的指导下,配合一些中医药的方法,起到扶正固本的作用,这对于患者提高免疫力、减轻放化疗带来的毒性、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等都有一定的帮助。

(责编:许晓华、杨迪)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