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2018全国两会“健康中国人”系列圆桌论坛之做实健康公益·助力脱贫攻坚专场

专家共议健康公益:科技赋能巧帮扶 精准医疗扶真贫

2018年03月17日15:46 来源:人民网-人民健康网

人民网北京3月17日电 (曾璇) 2018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十九大报告指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如何做实健康公益、为脱贫攻坚增加助力,成为代表委员以及业内专家热议的话题。

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人民网·人民健康联合多家机构共同举办“健康中国人”系列圆桌论坛。在3月15日晚间举行的“做实健康公益·助力脱贫攻坚”专场,邀请到1位全国人大代表、1位全国政协委员和5位业内专家共议健康公益、脱贫攻坚的大课题。

重视基层医疗人才培养 防止因病返贫

全国政协委员,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凌锋表示:“提高基层医疗水平和防治能力,可以有效缓解人民群众因病返贫的困境。”

凌锋指出,应该把防止因病返贫的工作做到前面。基层医疗机构帮助群众防病于未然,小病早治、当地治疗,这样返贫的可能性会大幅度减小。为此要进一步培训基层医生,提高从村医到县医院医疗队伍的诊疗能力。

她介绍了发展中国志愿医生队伍的办法,建议通过全国性多学科集中义诊或单省市专科性帮扶,到基层去调研,解决当地问题,推动健康扶贫。并通过建工作站培养当地医护人员,留下一个“不走的医疗队”。与此同时,建议全社会理性看待医疗过程,共同维护好医患关系。

满足贫困群众诉求 扶贫工作要精准发力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扶贫开发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史秉锐表示:“扶贫工作要针对贫困群众的所思所想、所愿所求,对贫困地区存在的问题精准发力,真正落实到位。”

他指出,扶贫工作一方面是做好贫困县和非贫困县的统筹工作,脱贫攻坚目前进入了新阶段,贫困县的很多政策对促进脱贫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从另一个角度看,随着贫困县脱贫进度的加快,分布在非贫困县的贫困人口占比会相对提高,这些群众也应受到高度重视;另一方面是提高工作质量,中央明确要求落实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方略。扶贫工作要针对贫困群众的所思所想、所愿所求,对贫困地区存在的问题精准发力,真正落实到位。从注重进度向注重质量转移,把精准真正落实到位,确保脱贫实效,做到中央要求的脱真贫、真脱贫。

建立可持续机制 让公益行为更透明

白求恩公益基金会副理事长陈少波表示:“在新时期,公益基金会要更多地发挥自身的公益功能,做到透明、公正、可持续。”

他提出了进行健康公益应该注意的三点问题:首先,公益不是一个人、一个基金会的事,而是整个社会和国家文明程度的体现,应该通过行动唤起更多的人投身于公益。

其次,公益的行为应该是可持续性的,这就需要建立一个机制。他介绍,白求恩公益基金会通过社会资本投入和政府的政策性支持,在全国建立了数十家专门为基层尿毒症病人提供透析服务的机构,给困难群众提供长期的、持续的救治工作。

最后,公益行为和慈善行为一定要公开透明。陈少波表示,作为一个在医疗卫生领域从事公益慈善救助的群众团体,白求恩公益基金会要在新时期更多地发挥自身的公益功能,做到透明、公正。

发挥社会组织优势 使公益项目形成闭环

我国健康扶贫工作已取得显著成效,但面临的任务仍然艰巨,政府、社会、公益组织都在发挥各自的优势助力脱贫攻坚。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副秘书长张静表示,社会组织在助力脱贫攻坚方面有三大优势。

她认为,第一个优势是对需求的了解。任何一个公益项目都可以从一线工作人员处了解贫困户的真正需求,包括健康需求;第二个优势是资源整合。在贫困地区或者乡镇级的医院接触不到好的医疗资源,但是社会组织一般都是在一二线城市,可以将优质、健康的医疗资源和需求对接起来;第三个优势是对公益项目专业管理的能力。需求资源对接之后,公益基金会用专业的项目管理办法,监测评估设计成一个完整的健康扶贫公益项目,这样既能把社会力量里的专业医疗志愿者组织起来,又能对接贫困地区的资源,使健康扶贫的公益项目形成一个闭环。

培养专业医生人才 让患者“大病不出县”

北京济生疼痛医学基金会副理事长韩松平建议:“深入推进健康公益与健康扶贫,要培养一批专业的医生人才,将患者留在本地看病,做到大病不出县。”

韩松平表示,目前健康领域助力脱贫攻坚一直是社会的关注点,国家非常重视健康扶贫,也出台了一系列好的政策,希望能最大限度地解决因病返贫难题。 韩松平结合自己的专业建议,在二级医院设立专门的疼痛科室,培训一批专业的疼痛科医生人才,将患者留在本地看病,做到大病不出县。

为此,他还给出了三方面建议:第一是进行人才培养,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让专业的医生走下去讲课做示范,一边教学一边为病人诊治疾病。同时,定期在不同地点,将当地有需求的医生召集起来进行培训;第二是进行医院管理,帮助基层医院建立网络,最大限度地利用现代方法管理医院;第三是添置专业设备,借助新科技、新手段、新技术的应用提高诊疗水平。

用好“互联网+” 实现医疗精准扶贫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吴阶平医学基金会麻醉重症学部主任姚尚龙表示,在“互联网+”时代,实现医疗精准扶贫要用好三个工具:大数据、远程医疗、互联网医院。

他同时介绍了在健康扶贫工作中采取的“三位一体、立体帮扶”的模式:一是疾病治疗、疾病预防,疾病康复‘三位一体’;二是村卫生室、社区中心和区域卫生中心‘三位一体’的帮扶;三是康复。

姚尚龙表示,在“互联网+”时代,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做好精准扶贫应该重视三个方面:第一是大数据,因为大数据分析不仅可以看到缺什么、差什么,也能看到流行病的特点;第二要借助远程医疗,充分利用现代科技信息手段,开展远程门诊、远程疑难讨论,远程病例分析,包括远程医疗设备都要跟上,这样可以使扶贫更为便捷;第三要加强新技术的推广,就是要利用互联网医院。

“5+1智慧医疗”帮扶 用科技赋能村医

平安健康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平安好医生医疗运营副总裁行凌伟表示,通过‘5+1智慧医疗’帮扶,可以用科技赋能村医,做好村民健康管理,减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行凌伟介绍说,作为一家医疗科技公司,平安好医生希望通过互联网+AI的方式把名医大咖的经验通过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系统,科技赋能给村医。为此,平安提出了“5+1智慧医疗”综合行动。“5+1智慧医疗”具体包括:村医升级、村医帮扶、医师平台、医疗援助、名医巡诊以及为村民建立专属健康管理档案等。

“AI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系统集成了很多名医的临床经验,每天有大量的问诊在验证这套系统,当把这套系统植入村医专属版app,相当于村医随身携带了一个人工智能的助手,各位医者大家的经验也就转化成村医的经验。”行凌伟称。 

(责编:聂丛笑、赵娟)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