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身体里咋长出了石头?

2018年02月01日09:00 来源:齐鲁晚报

我们体液中含有某些成分,在身体导管腔或腔器官中沉淀,逐渐形成了固体结晶,我们把它们叫做结石。年龄、性别、种族、遗传、环境因素、饮食习惯和职业等因素都对结石的形成影响很大。在生活中,最常见的就是胆道系统结石和泌尿系统结石。其中,胆道系统结石包括胆囊结石、胆管结石;泌尿系统结石包括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等。如果不及时治疗,结石可导致多种并发症,影响身体器官的正常运转。

腰腹部剧烈阵痛,当心泌尿系结石

“身体代谢异常(高钙血症、高钙尿症等)、尿路梗阻(前列腺增生、输尿管狭窄)、感染、异物和药物的使用是泌尿系统结石形成的常见原因。”济南市中心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王司军表示,泌尿系结石是泌尿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泌尿系结石分为多种类型。其中,根据病因,可以将泌尿系统结石分为代谢性结石(草酸代谢异常、钙代谢异常、胱氨酸代谢异常、尿酸代谢异常等)、感染性结石、药物性结石、特发性结石。

王司军告诉记者,结石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腰腹部阵发性的剧烈疼痛,患者往往难以承受,有些甚至伴随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如果泌尿系结石导致双侧尿路梗阻或者独肾患者的单侧梗阻,有可能会出现尿量减少,肾脏功能损害等症状。

具体治疗方案需要同时考虑结石的大小、位置、化学成分以及泌尿系统解剖结构等。“近年来,随着体外冲击波碎石和微创手术的开展,开放性手术在结石治疗中已经极少应用。”王司军表示,直径小于2厘米的肾结石一般首选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如果直径大于2厘米,或者因结石成分、过度肥胖、妊娠等原因不适合应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时,可以选择经皮肾镜碎石术、输尿管镜碎石术等治疗方法。

“临床上绝大多数尿路结石可通过微创的治疗方法将结石粉碎并排出体外,只有少数比较小的尿路结石可以选择药物排石,并配合适量运动增加排石的可能性。”王司军表示,药物排石既可单独应用,也可作为微创或手术排石的辅助治疗。

预防结石,每天喝水至少2升

王司军表示,对于曾经患有结石的人群而言,需要根据结石的成分分析,由专业医生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包括药物预防等。同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预防结石具有很大意义。

无论是对于何种类型的结石,多喝水都是预防的关键。“多喝水能够增加尿量,降低尿液中结石成分的浓度,每天推荐饮水量为2-2.5升以上。”王司军表示,目前医学界尚无足够的证据证明水的硬度,对结石形成的影响,但是应注意避免摄入过多咖啡因、可口可乐、红茶,推荐适量多喝橙汁和柠檬水。

饮食应注意营养综合平衡,避免某一种营养成分的过量摄入。王司军提醒,要增加粗粮及纤维素饮食,多吃水果和蔬菜,从而稀释尿液中结石危险因子。对于伴有高尿酸尿症的结石患者,应避免高嘌呤饮食,其中富含嘌呤的食物包括动物内脏、带皮的鲱鱼、家禽皮、沙丁鱼、凤尾鱼等。

“大量摄入富含草酸的食物后会增加尿液中的草酸排泄量,例如草酸钙结石患者应避免摄入菠菜、甘蓝、杏仁、花生、欧芹、红茶和可可粉等富含草酸的食物,其中,菠菜的草酸含量最高。”王司军表示,蛋白质,尤其是动物蛋白摄入过多会增加尿钙和尿草酸盐排泄的同时,减少尿枸橼酸盐的排泄、降低尿液的PH值,是诱发尿路含钙结石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每天动物蛋白摄入应控制在150克以内。

不吃早餐、吃全素?小心患上胆结石

“近年来,胆结石发病率不断提高,10年前发病率也就7%,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现在高达10%以上。”济南市中心医院肝胆胰外科主任、教授徐立友表示,胆结石又称为胆石症,包括胆囊结石和胆管结石,有的患者胆内结石特别大,和鸡蛋差不多大小。

徐立友提醒,胆石症症状表现不一,合并急性炎症或结石嵌顿时,会出现明显腹痛、发热、恶心呕吐,有时还伴有黄疸;胆石病不合并急性炎症时,则可能出现上腹区隐痛、闷胀不适、反酸嗳气、厌油腻等。徐立友提醒,一些胆结石无明显症状,却可能带来健康隐患,需引起重视。

不爱运动、过于肥胖、不吃早饭或者只吃素等都会大大增加胆石症的风险。徐立友解释说,人的肝脏会不停地分泌胆汁,每天大概分泌1000毫升,胆汁分泌出后会进入胆囊,就像仓库一样,胆囊的容积有40-60毫升。“胆汁大部分是水分,而胆囊可以吸收水分,将胆汁浓缩后储存起来,当人进食后,胆囊会收缩将胆汁送入消化道。”徐立友说,如果不吃早餐,分泌一晚上的胆汁会逐渐在胆囊中沉积,沉积多了就有可能成为胆结石。

此外,饮食结构也会增加患胆结石的几率,像吃海鲜多,吃烤串、熏肉多的地区,胆石症发病率也会高,这是因为摄入过多高脂食物,分泌的胆汁中胆固醇会高,容易沉积结成结石。

胆囊切除要慎重,会出现并发症

胆石症虽然是常见病,却可能会引起严重的后果,因结石嵌顿引起胆囊穿孔、继发性胆管结石、化脓性胆管炎、肝脓肿、重症胰腺炎、胆道恶性肿瘤的患者不在少数。据临床统计,70%-95%的慢性胆囊炎病人合并胆囊结石,约95%的急性胆囊炎病人存在胆囊结石。

“传统观点认为,胆囊切除术是治疗胆囊结石的最佳办法,但是随着医学发展,后来发现如果胆囊功能正常,切除后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徐立友说,“切除胆囊后,不会得胆结石了,但可能会得胆管结石,胆管结石情况比较复杂,也更为危险。有患者之前因胆结石切除了胆囊,现在每隔大半年,都要到医院做取胆管结石手术。”

切除胆囊后还可能会出现厌油,甚至厌食等症状。同时,徐立友还表示,胆囊是不可缺少和替代的重要消化免疫器官,在患结肠恶性病变的病例中,不少都有胆囊切除病史。因此对于有功能的胆囊,如今一般都会进行取石保胆。据介绍,保胆取石手术是在腹腔镜的监视下,将胆道镜深入胆囊,将结石取干净。目前该院已经为数千例胆结石患者进行过保胆取石手术。(记者 陈晓丽)

(责编:李轶群、权娟)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