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发病和治愈出院 两个时段要特别警惕心梗
受访专家: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心脏中心主任、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副主席 霍勇 本报记者 王黎洋
据统计,目前我国心血管疾病患病人数已高达2.9亿,成为危害国民健康的“第一杀手”。这其中有两个关键时段的疏忽,让心梗更加危险。
突然发作时别自己去医院
感觉身体不适时,不少人的第一反应是给家人打电话,即使要去医院,也是自己坐车或开车去,从而延误抢救时机。临床研究证明,再灌注治疗早期开通血管是降低心梗患者死亡率的关键所在,从发病开始,理想的时间是120分钟内。患者一旦出现心梗,每分每秒都有成千上万的心肌细胞死亡,早一分开通,就多一份希望。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心脏中心主任、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副主席霍勇教授强调:“当急性心梗发生时,最明智、最救命的做法是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这是因为‘120急救车’的到达就意味着治疗的开始,它不但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患者送往医院,而且急救医生在车上就可以通知目的医院做好各项准备。如果患者家属打车或开车去医院,一方面有可能因为交通拥堵而耽误抢救的宝贵时间;另一方面,送到的医院还可能没有相关抢救条件或没做好准备,无形中会延误救治。”
有数据显示,与自己去医院相比,使用救护车可以缩短一半的时间。因此,在发生急性心梗时,患者及家属应牢记两个“120”,一是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二是救治的黄金时间是120分钟。
出院后忽略管理也致命
心梗治疗出院后的,患者同样不能掉以轻心,要重视定期随访和长期治疗,不能因为出院了,就认为疾病不会再来。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全身性病变,“疏通”了心脏一处血管,并不意味着其他血管不会出问题。有研究表明,发生过心梗的患者,再次发生心梗甚至中风的风险会大大增加。霍勇教授介绍,目前,我国对心梗患者出院后的管理还不完善,亟待加强。国外数据显示,启动患者出院后管理,加强患者再教育,患者心梗复发住院的比例会明显下降,只有原先的1/6。
霍勇教授呼吁,应该建立完善的“心梗多维度”康复理念,全面实现“H2H”(hometohospital,即家庭到医院)的管理理念。让社区医院加入到心梗患者的后期管理中。同时医院应该联合政府部门、学会、非赢利组织、各级各层医疗机构乃至全社会的力量,发挥各自优势,致力通过各方协作为患者提供覆盖预防、诊断、治疗到疾病长期管理的全方位疾病管理方案,共同提升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和预防。
个人预防应减少“坏朋友”
对于个人预防,应管好心梗的“坏朋友”,即危险因素。研究显示,以下9项因素可预测90%的心梗:血脂异常、吸烟、糖尿病、高血压、腹型肥胖、缺少运动、缺少蔬菜水果、紧张心理和酗酒。患者即使单独具有高血压、血脂异常或吸烟这3项中任何1项危险因素,发病风险也会增加3倍,如同时具有3项危险因素者,发病的风险则上升了11倍之多。
总之,心梗防治不能仅关注治疗,应进行全周期、全方位管控,这样才能最大程度降低致死风险。▲
- 人民健康APP
- 人民好医生APP
热门点击排行榜
联系我们
人民健康网微信 微信号:rmwjkpd 公众号:人民网健康 |
人民健康网微博 微博昵称: 人民网健康卫生频道 |
电话:010-65367951 邮箱:health@people.cn |